迈入新时期,如何打造更具有国际标识度的上海文化?如何提升海派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民盟上海市委带来一份《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提升海派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案,从顶层设计、操作层面、推广方式和商业运作等领域,建言推动海派文化走出去提质增效,全力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的海外影响力。
提案认为,打响独具魅力的“上海文化”品牌,是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上海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海派文化走出去,不是空喊口号。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访谈,我们认为,海派传统文化走出去,不单单是送文化出国门,更要在传播过程中提质增效。”参与调研的市政协委员、东华大学时尚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瑾告诉记者。
潘瑾表示,以越剧、昆剧、沪剧、淮剧、上海评弹等为代表的吴侬软语,在传播海派传统文化方面,首先需要在唱词剧本、历史背景、情感价值等方面克服语言瓶颈,才能向世界讲述多姿多彩的海派文化故事,展现上海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一些传统戏剧院团赴海外演出时,因为语言瓶颈的存在,不少老外观众只能“外行看热闹”。潘瑾以《牡丹亭》举例,它有不少语气词和助词,比如文言文中常见的“也、矣、哉、乎”,还有传统戏剧中“呀、咳、哎、唗、嗏”等等——听得懂的能听出一个“呀”一个“咳”所表达出的极其细腻的不同;但这些词直译成英语后,通常就变成了同一个词,有的甚至就变成了一个标点,“要向外国观众讲清前因后果、继而传递中国戏曲的细腻表达,仅仅依靠直译的字幕肯定无法完成。但如果仅为一部作品作特别翻译,成本又非常高昂。”潘瑾说。
对此,课题组建议定制一个海派戏剧语料数据库,结合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吴侬软语的语料素材进行采集与整理加工,让海派传统戏剧的翻译、传播也能实现“信达雅”,同时更为高效、便捷。“还可以联合长三角地区共建、共享数据库。”潘瑾说。
提案提出,语料数据库除了运用在经典优秀剧目译制上,还可以充分运用到新海派剧目创作和海外传播的过程中。课题组认为,语料库将是满足海派文艺在创作、表演和理论研究上进行国际交流的共性需求。
海派文化走向海外,除了跨域语言的障碍,还要运用符合当地文化环境、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的市场化方式进行推广和商业运作,才能真正赢得理解和尊重。
课题组也对此提出了具体建议:比如,在全球一些重要城市设立上海文化创意交流基地,建立海派文化走出去的公共服务流程体系,充分对接海外政府有关部门、演出机构、媒体等资源,一方面可开展海派文化的国际展示、演讲、演出、研究、创作等交流,另一方面把代表上海追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海派文化产品和品牌,在主流商业空间和互联网平台营销推广,吸引主流消费者、影响主流媒体,打造“上海文化”的先锋品牌。
潘瑾表示,调研中不少受访者也呼吁为海派文化走出去提供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对此,课题组建议本市相关部门制定“海派文化走出去”总体战略、行动方案,并落实各级责任,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整体联动,打造更具有国际标识度的上海文化精品。
作者:周渊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钮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