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针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带来提案,建议推进普通高中与大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这份提案日前由教育部经商中国科学院进行了答复。据悉,近年来,教育部与中科院、中国科协等部门密切配合,着力构建普通高中与大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3年以来,教育部联合中国科协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目前,该计划共培养了2367名品学兼优、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1152名学生考入大学,其中到欧美著名高校就读的学生占总数的10%,近70%的学生入学“985高校”。
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在促进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下,对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特殊通道。将继续深入实施“英才计划”,探索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还将推广跨省市协作方式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提供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对接,促进普通高中与高校协作实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念、资源和经验的共建共享交流。
此外还将启动“拔尖计划”2.0版。记者了解到,2018年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十周年。“拔尖计划”是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实施的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其目的是培养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国际领军人才,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据统计,目前“拔尖计划”共培养出六届毕业生5500名,支持本科生总数累计9800名。
教育部在答复胡卫委员提案时称,“拔尖计划”2.0版将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新模式,同时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
作者:周渊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