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沈彪拥有了一份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他带着兴奋和激动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程。但纵使人在北京,他依旧不忘远在千里之外的北管村。
当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这样说道:“每一个发展阶段,村民对生活的追求都不一样。作为村干部,我们要适时调整思路,直接瞄准村民的期待和需求去努力,建设宜居村庄和高质量发展的村级经济,让村民满意。”
沈彪的发言掷地有声,而北管村这一年来也正如他所预期的那样大变模样。他用“宜居家园”“生态公园”“产业兴园”这三个关键词来形容过去一年自己所在的北管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政府部门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北管村村民们终于可以告别结构不稳的老房,建起自己的新房了。北管村内的许多房屋都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房龄悠久、结构不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前,由于相关的村庄建设规划迟迟没有出台,因此村民也无法改善居住条件。好在,沈彪将村民们的呼声带到了北京,他们也终于等来了规划出台的时刻。
解决了居民们基本的居住条件,沈彪将眼光放在了生态和产业上。他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北管村这一年来的生态变化。看着村子里的生态公园一点点建设起来,沈彪黝黑的脸上抑制不住的高兴。而经过业态升级,曾经被工厂环绕的北管村也迎来了以电商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不但为村里带来了更多收益,对环境的污染也更小了。
谈及此次即将在全国两会上递交的代表建议,沈彪说:“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所以眼光总是从村民们出发。”沈彪依旧践行着自己为村民“代言”的诺言,他今年依旧会继续呼吁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探讨如何为农村居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王嘉旖
图片:袁婧
编辑:张晓鸣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