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阿姨,我们又来看您了。重阳节了,给您送些慰问品,顺便问问最近对我们有啥建议,或者有啥困难,我们一定尽力满足。”“都挺好,上回你们来,我也就顺嘴一提想出去旅游,没想到没过几天大巴就接送我们去了一趟生态园,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近日,金山区朱泾镇临源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徐茜与共建单位金山巴士三分公司支部书记蒋悦一同前往居民家中“回门”,虽然距离上一轮走访仅一个月,但从老人愿望得到满足可以看出,上一轮组团走访征集到的问题已有了满意答案。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朱泾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力戒形式主义,建立健全行得通、做得实、长期管用的制度机制。目前他们聚焦老年人群体,建立“组团敲门、圆梦回门”常态服务机制,推动30名“村居第二书记”、30名“名誉村居主任”、272家共建单位与村居委干部组团走访,向30个村居的60岁及以上老人问需,通过分类解难、分层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社区开出银发旅游专线
临源居民区建造年代久远,常住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30%,许多老人因为年龄、身体等原因,日常活动空间仅限于买菜、配药与家之间的“三点一线”。9月初,临源党支部与共建单位在组团走访中,得知多位老人都有“想出去走走看看”的念头。对此,金山巴士三分公司支部决定派出车辆接送,上海花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也主动提供研学导览服务,多方合力之下,“先锋巴士,我们一起迎着朝阳出发”项目应运而生。就在本月上旬,41位老人乘上临源“银发旅游专线”,前往首站“花开海上”生态园,开开心心过了一把“旅游瘾”。当天,徜徉在百亩绚烂地肤花海,老人们瞬间返老还童,或荡起秋千,或摆出各种Pose打卡,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我们都知道镇上‘花开海上’生态园很漂亮,可惜一直没机会过来亲身体验。这次真是圆梦了。”提起那天的出游,孟阿姨仍感回味无穷。
据了解,根据项目方案,“先锋巴士”不仅行驶在朱泾镇辖区,还将载着老人们去往全区各个特色景区。
修缮老宅有新气添生气
“现在看着干净了,秋冬之际降雨多起来也不怕了,真的太感谢了。”近日,新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元峰与新泾村名誉村主任、上海金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华银一道看望了一农3组83岁高龄的潘阿婆和她的儿子,一是送上帮困物资,二是看看老宅整修情况。当他们问及对整修情况是否满意时,潘阿婆紧紧握住朱华银的手不放,连声说好。
9月上旬,新泾村村委会对辖区老人按照年龄、是否独居、身体状况、家庭困难程度等进行再梳理,首轮组团式走访聚焦困难家庭。潘阿婆家里目前只有她和儿子居住,他们母子二人都是重残人员,仅靠重残补助和村里为其申请的补贴勉强度日。在慰问中,从事建筑行业的朱华银发现潘阿婆老宅房梁有漏水隐患,现有厨卫设施使用不便,于是主动提出为老人无偿进行修缮。经过近半个月的施工,潘阿婆家如今变得敞亮,母子俩心情也好了几分。
远程视频解了百家之忧
在待泾村,191个摄像头近日安装完成,为191户家庭连上了安全保障和情感联系的纽带。
“当时我们是带着‘守护夕阳红——智慧助老项目’去的。”待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雷辉介绍,“我们与第二书记、名誉村主任和共建单位开展走访活动,除了收集问题外,还带了远程视频安装项目开展征询。当时,名誉村主任、金春建设公司董事长黄小弟已经认领了这个‘微心愿’项目,只要老人和子女愿意,就能享受免费安装。”事实上,该项目受到了大部分老人及其子女的欢迎。
据悉,摄像头安装后,老人在家中的动态,子女可以通过手机端实时关注,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联系村干部前往处置。而老人能经常远程与孩子互动,心中也多了份温暖。
蒋泾2组的彭阿婆是年过八旬的独居老人,儿子常年定居北京。得知村里有这个项目,她立马给儿子打去电话。她说,“虽然自己平时身体还行,做饭洗衣都能自己解决,但终究年纪大了,总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在家摔一跤也没人知道。村里给装了这个摄像头后,儿子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常看看我,我自己也多了份安全感。”
“在推动开展‘组团敲门、圆梦回门’常态服务机制过程中,我们还强调‘多坐8分钟”要求,即走访不是打卡,要沉下心多待一会儿,和村居民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实实在在用耳朵听想法、用眼睛找困难、用笔头做记录、动脑筋想办法。”朱泾镇党委书记夏红梅表示,将持续聚焦“一老一小一困”面临的突出困难,因人服务、因情施策、因需送情,真正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作者:薄小波
通讯员:殷洁如
编辑:傅璐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