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馗(左一)和青年社工调研社区内咖啡文化街。
基层社工要在社区闯出一片天地,光打感情牌已不够了。
直播Up主、建筑设计师、外企白领……业委会成员结构丰富,能力更不容小觑,能开具法律意见书向物业追讨费用,能亲自动手翻新社区花园……与如此“进阶版”业委会打交道,初来乍到的年轻社工难免有些本领恐慌。
刚进社区的他们,起初免不了陷入与台账、报表的“缠斗”。工作记录、活动效果、成效总结……种种台账报表,都是各部门对居村工作的现实考核依据。然而,社工们往往只能单向输出数据,很难共享、反馈。
基层减负大背景下,台账报表,怎样从“负累”成为“赋能”?
这考验着年轻社工们架构起全新的治理台账与清单,并从中发现需求、找到抓手、链接资源的能力。全市层面,结合主题教育,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正按照“一个门户、一个工具箱、一个基层治理数据库、一套标准体系”的要求,加快建设全市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为让数据可见更可用,该平台将结合居村高频需求,自动生成统计类临时报表,导入通讯录、高频材料管理、活动管理等模块。
有了实用性更强的“社区治理工具箱”,很多年轻社工由此找到了一展所长的方向。他们这样作比:更像是当好“项目经理”,会整合资源,会推动项目,会突破难点,练就“以一挡千”的本领,构建起适应基层工作的能力闭环。
表格、表格,如何实现归因分析
还是表格,但从以往机械式填表,到自行设计、使用表格。
帕累托图,这是普陀区品尊国际街区年轻社工们主动引入的分析问题表格。通过这一方式找准问题,更找到破解问题的抓手。该图表中,纵坐标代表频数、频率,横坐标代表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由此,清晰区分“微不足道的大多数”因素和“至关重要的极少数”因素。
开放式的品尊国际街区,集住宅公寓、商务楼宇、五星级酒店、健身会所、沿街店铺和地铁商圈等业态于一体。3000余居民、6000余通勤人员交织成庞大人流,但对应的社工仅8人。商铺外摆位、快递集中分拣点……桩桩件件治理难题从四面八方涌来,社工们一度感叹:“即便有三头六臂也很难招架!”
这一回,表格发挥了大作用。
一段时间内,快递丢单的问题对社区治理的影响因子呈上升趋势。经由表格剖析原因,大家发现,小区内缺少集中分拣点,人车分流导致大门与楼栋间距离较长,不少快递小哥无奈将物品堆放在大门口。据此,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协商议事,“挖”出一处废弃车库出入口空地,建起服务驿站,便于快递存放中转。驿站投运,物件安全了,快递小哥们也有了歇脚地,他们成了“编外”力量,主动关心独居老人、观察社区垃圾分类,一起为社区治理出点子、提建议。
服务驿站试水成功,启发着社工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将治理触角延伸至问题发生之前。这一回,他们从经济学图表延伸至安全生产理论,引入海因里希法则来拆解。
该法则指的是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就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的隐性事件、29件有可能造成人员轻伤、1件可能导致重伤或死亡。品尊国际年轻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馗这样理解,关键在于捕捉发现未产生伤害的300起隐性事件。他们从杂乱无序的表象中梳理出关键线头——“12345”市民热线成了重要抓手之一。
放眼全市,居村委会几乎是“12345”市民热线接单最频繁的单位。比如,某小区短时间内一下子接到5张流转工单,投诉理由五花八门,从噪音扰民、乱扔垃圾到私拉电线,看似毫无关联,仔细分析下,矛盾源头指向同一家小面摊。
“能否打通各部门数据,结合社区应用场景归因分析,让大数据厘清问题症结?”在社工们看来,这有助于破解数据“可见不可用”,让基层采集到的数据以更实用、管用的应用场景“回流”到社区。
对于一些需要跨部门、跨层级的沟通,不少基层社工这样畅想:“能否为居村书记设计类似于“12345”市民热线的求助通道,链接入更多委办局、街镇等,形成系统派单、统筹解决机制。”
类似探索已有试水。品尊国际所在的石泉路街道今年试点“一指通办”。28位居民区书记和班子成员在线加入群组。基层干部可直接将难题“抛”进群组,街镇及相关部门干部协调包办解决。
而在闵行区,新近探索上线“智慧家园”数字物业平台,针对确需执法部门给予支撑的联勤联动类事项,将由系统派单至有执法权的部门,与基层社区协同处置。
清单、清单,如何生成“场景治理”
沈馗给自己做了一份工作台账。翻开这本台账,3份清单赫然眼前——街区问题清单、街区需求清单、街区服务清单。他说从以往勾勾画画的“单线程”清单中解脱出来,清单背后的治理理念有了全新构架——让需求、资源充分对接,基于此聚焦更为精准的问题,进而提炼方法、总结模式。他更愿意将自己称为“社区治理师”,“找出精细化的场景应用,动好‘微创手术’。”
当然,从清单生成精准的场景治理,这当中数据采集仍是关键一环。
青年社工们也在实践中琢磨出了门道:老年人、白领、商户……不同人群的生物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意见征询路径和方式也因人而异。比如,老人习惯逛菜场,征询通知可贴在菜场附近告示栏;白领早出晚归,通过线上公众号推送抵达率更高;商户地点相对固定,可直接上门询问。同时厘清破题关键,完成诊断,开具“治理处方”。
以一条短短百余米的社区内部道路为例,聚集着近20家咖啡馆,平均每5米就有一家。然而,这条嵌入社区的咖啡文化街也曾有过“烦恼”。一整排露天外摆位,遭居民投诉连连。
一边是取缔外摆位的居民呼声,在问题清单中凸显;另一边是咖啡店铺希望引流的现实诉求,被写进需求清单。表面看似相互冲突,指向的却是同一个内核——咖啡文化街的宜商宜居。于是,小马路改造工程被纳入街区美好社区提升项目。
进一步调研发现,居民们真正反对的是外摆位占据人行道导致人车混行、险象环生。“解决了人车混行,就解除了问题症结。”各方努力下,开发商同意出资在店铺一侧沿街增设宽约1.5米的人行木栈道。栈道下方嵌入背景灯,防止居民因高低差摔跤。夜幕降临,整条咖啡文化街绽放出别样风情,居民们也喜欢来此溜达休憩。
在沈馗看来,列出问题和需求清单是为了帮助社工认清主次矛盾、找到治理靶向,明确要奔着哪些问题去。引入服务清单,是为了锻炼社工链接资源的能力,知道该找谁解决。
考核、考核,怎样考出能力增量
传统上,对于基层的考核,居村“成绩单”全看年度总结,甚至于看是否完成条线下派的任务。基层减负大背景下,考核也意味着全新的聚焦。
过去,年轻社工通常是“师傅领进门,修行看自身”,更多依仗老社工的经验传递。如今,全新的清单和台账倒逼出一种“项目责任制”,年轻社工成为“第一责任人”,不断增强统筹资源、为我所用的本领和能力。对于社区治理师们而言,有了一整套更为科学、可量化的评价模式,更聚焦的是一种能力的闭环。
不久前,品尊国际街区7个治理项目进入成果汇报阶段。而每个项目的考核权重将更偏向于那些当初提意见、投“反对票”的居民。“项目改造到不到位,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他们最有发言权。”
考核形式也不再是“抽样调查”,主导项目推进的社工将轮番走上讲台,用PPT展示项目成果,评述得失优劣。“让更多年轻社工直面居民的口碑。”沈馗这样阐释背后深意。
长期关注社区治理的社会组织“青创公益”相关负责人闻胜楠这样看:居民评价居村工作,不看台账写得好不好,就看项目治理的结果。“居村考核的指标体系也应进一步迭代,科学合理地放大群众口碑在评价中的权重。”
在沈馗看来,还应该引入更多维度评价指标,还原更立体丰富的居村工作。比如,考核中可细分为居村考核、社工个人能力考核以及项目考核等等。
“考核项目成效时,还可以关注通过项目动员起多少社区能人。”闻胜楠认为,治理项目或许会有“保鲜期”,但基层社区强大的动员能力可以产出源源不断的“金点子”,持续注入澎湃的新能量。
居村考核,要考出能力增量,既要在科学客观的指标上有“增”,也应在不必要的指标上有“减”。譬如,在宝山区委组织部指导下,宝山区社区治理学院重新梳理了各条线的培训任务,建立区级层面课程体系。目前,该院已汇集25家单位,梳理涉及居村的培训项目30余项,归并9项,缩减重复学时210个,给予居村社工更大自主选择权。
作者:张晓鸣 王嘉旖
摄影:张伊辰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