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你们要好好吃饭,保证睡眠。”最近,每到深夜,23岁的张懿歆以微信视频的方式提醒父母照顾好自己。作为父亲的俞国华正在枫泾镇新新村村委会办公室里为次日的全员核酸布置安排,作为母亲的张志红也在盛新村统计次日为村民集采集购物资的清单。作为儿子的张懿歆还在他志愿服务的隔离点坚守。
与这一轮防疫战役中枫泾涌现出来的许多父子、母女、家庭组合一样,一家三口人,在这特殊的时期里在不同的战疫场,彼此牵挂揪心,转头却继续投入自己的职责。
一家人向临时党支部报到
3月14日至3月22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枫阳新村进行封控管理。第一时间,小区内的党员们成立了枫泾镇枫阳新村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委员会,在这片封控区域上建起了战斗堡垒,全力维持小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
新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国华的一家三口正住在枫阳新村:“得到要封控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我工作的村子回不去了。第二个反应,要为小区的居民做些什么。”当俞国华向家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妻子张志红、儿子张懿歆立刻表示必须“全家齐上阵”。
据悉,封控的8天内,在临时党支部的引领下,小区内组建信息数据组、物资保障组、核酸检测组、机动组、巡逻组、消毒组、保洁组等专项工作小组,累计有40多位党员加入临时党支部,并招募了69位志愿者。他们密切配合,协助医务人员完成全员核酸检测4轮近4000人次,解决居民急难愁诉求20余件(包括药品配送、送居民就医……);接驳快递、配送食物近1500人次……
虽然是一家人,坚守在一道围墙之内,他们却也忙碌在各自的岗位,吃着各自的盒饭,直到深夜回到家中时才简单交流一下当天的经历。
俞国华负责最“繁重险”的任务。小区里的一个楼栋封了8天。这楼栋里的10户居民的生活保障,由俞国华主动承担起。他穿上最严密的防护装备,送菜送快递,带领核酸检测人员上门服务,8天里共跑了110个来回。
张志红负责最“麻烦”的任务,主要负责为居民们配药。她所负责的其中一名重病患者必须日常搭配着吃两种药,缺一不可,当时最近的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闭环管理,在15公里外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张志红找到了其中一种,再经过临时支部协调,联系到46公里外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菜找到另外一种。一张配药单,两个来回,全程跑了122公里才凑齐。
在志愿服务中,按照各人能力特色分配任务,让服务效率得以大大提高。张懿歆负责的是最“吃力”的任务。他所加入的是以共青团员为主要成员的青年突击队,大家把所有楼栋的1-3层留给上了年纪的志愿者,由他们这些年轻人跑4-6层。买菜送药、通知做核酸检测,一栋楼有6层72个台阶,每天张懿歆要跑10次以上。
三个人各背行李去了三个方向
3月22日,枫阳新村所有居民经过4轮核酸检测,以全员阴性迎来解封。俞国华一家也在解封的一刻迎来团聚,他们彼此拥抱,庆祝,合影留念。而下一场更艰苦的战斗,也即将到来。
3月28日晚,接到“备战”通知,机关、村居、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全部到办公室就位。俞国华,张志红,张懿歆3人打了三个行李,分别奔赴不同的战场。
夫妻两个分别在新新村与盛新村两个村委会里黑白连转,忙碌通宵,每日里通过微信联系,相互问候,把工作上的事当做家常事聊。
“新新村有7个道口通往浙江,全部封闭,我们的村委会志愿者日夜守着,生怕漏过人去。”俞国华对张志红说。
“来不及准备行军床,所有人都是3个椅子拼一下,一天睡4个小时。我撑得住。”张志红对俞国华说。
张懿歆是镇党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职能部门日常事务暂停后,他与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样转为志愿者,被分配到各个需要他们的地方。他在微信里对父母说:“我这里特别好,你们安心工作。”
3口人每晚的短暂联系,是这个小家庭通过网络的“云团聚”,相互鼓励,慰勉打气。
作者:范黎平 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