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购物动线”、配置“导购”志愿者、“爱心点名”“加码”,金山区石化街道按时分流、有序开放防范区。今天,金山区公布了第三批“三区”划分管控的区域名单,石化街道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防控,分2天4批次按时分流、有序开放防范区,共涉及街道43个小区、场所,约5.6万居民。
华润万家金山店位于石化街道蒙山路与卫清西路交接点,各类商品齐全,成了附近防控区居民购物的首选地。下午14时,超市外志愿者提醒居民按照2米线间隔排队,入口处专人检查“一戴三查”,保洁人员正使用消毒水对每台购物车把手等部位进行细致消毒。
进入超市,商品琳琅满目、货品充足,不少居民正在这里选购。居民沈怡悦发现,预想中人满为患的场景没有出现,原本位于商场三楼的洗发水、护理品等生活用品也被“贴心”地搬到了超市入口处,5名“导购”志愿者正细心为居民选取。“当然开心,终于可以透透气了”,沈怡悦买了些肉、蔬菜,以及她最爱的薯片,“要买的东西都在入口处,跟着导购一会就买好了”。
超市是最易发生人员聚集的场所,如何降低感染风险?前两天,石化街道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干负责超市、卖场制度,每个网点分别配备2名处级领导和联络员,配备一定数量公安、志愿者,协助做好外围秩序维护、人员疏导等工作。
目前,石化街道将辖区划分成4个“购物圈”,先行开放11家卖场、超市、药店、母婴用品店等“四类场所”,每天营业12小时,其他场所继续执行线下关闭措施,视情逐步有序开放。除了限制人流、定期消杀等疫情防控措施外,每个开放场所均优化“购物动线”,将居民需求较大的商品调换到店面入口区域;与附近社区“结对”,实时分享超市人流情况,限制出行人员数量;配置“导购”志愿者,服务顾客快速买到需要的商品,减少逗留时间。
“10多天没在店里见到顾客了,感觉很亲切。”位于卫清西路433号爱婴室店长翟玉红忍不住跟顾客聊了几句。从4月初开始,该店铺一直正常营业,但仅限线上订单,这是封闭管理以来首次接待线下顾客。前几天,她和工作人员开始迎接顾客的准备工作,把奶粉、尿布等居民急需品的货架移到了收银台处,“少走动了,顾客交叉感染的几率就小了”。
随着“四类场所”客流恢复,最明显的变化是石化街道保供菜单订单量开始下降。在石化街道保供物资理货区,原本日夜兼程的卸货、分拣、发货,如今只剩下三四位工作人员。石化街道实施全域封控期间,通过6家“生鲜联盟”,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始终充足,保供菜单订单量从每天1千多份飙升至1万多份。街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理货区不停分拣、发货,连续几天“连轴转”的日子,“爆单”情况才逐渐缓解。今天,保供菜单订单量已恢复到每天1千多单的正常水平。
“每天一次,每户一人,每人一证,有序出行,合理消费……”下午16时,在卫清居民区山鑫公寓门口,循坏播放着“防范区”疫情防控小喇叭,居民们按2米线间距有序出行。小区“爱心点名”志愿者李琴华也是其中之一,她的出行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5位结对老人买点牛奶、鸡蛋、水果。虽然拿到了临时通行证,柳城居民区的“爱心点名”志愿者何恒燕选择来到小区居委会,她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消毒、系围布、梳理、剪发,认真地为小区老人理发,让他们的面容增添了几分精神。
防范区不是放飞区,针对辖区高龄、独居等特殊群体,石化街道“爱心点名”继续“加码”,除了每天为老人“点名”,还提供爱心“买菜”、“配药”“送餐”“理发”等服务,尽量让老人少出门。此次疫情发生以来,石化街道已为近3000位“爱心点名”服务对象“点名”达6万多人次。
在石化街道发布《告石化街道居民书》后,阅读量持续飙升,留言中除了表达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有不少居民呼吁:“有序购买物资,保持距离,非必要不外出”“为了我们大上海能早点清零,千万要从我做起,上海加油”……
作者: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