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泗泾
松江东北,通波塘、外波泾、洞泾、张泾四水汇集于此,这是泗泾的由来,也是乡愁的所在。
泗泾镇曾是松江地区重要的粮食集散地,清乾隆时期,泗泾就设有粮署,为松江四大仓储之一。那时,沿河都是米市,往来船只众多,米不能受潮,于是人们便沿河建廊遮雨,方便了米的交易。这片上海现存最长的沿河楼廊构成了下塘街,也是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
这个繁华的水乡集镇,孕育了著名史学家陶宗仪、明代书画家范允临、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等一大批学者名人。
水乡古镇,历久弥新。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优势,“十三五”以来,泗泾镇紧紧围绕全区“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战略布局和“科创新镇、文化雅镇、生态美镇、和谐暖镇、内涵强镇”现代化新泗泾的目标,加快推动经济转型,推进古镇保护,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完善城市功能,荣获“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镇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1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泗泾镇已定下更高目标。泗泾镇党委书记钟山表示,未来,泗泾将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十四五”五镇建设新征程,奋力开启泗泾“科创绿洲、活力古镇、宜居新城”建设崭新篇章。
小到手机的密码解锁,大到安防系统的人脸布控预警,信息社会的各类生活场景正逐渐被智慧安防所覆盖。
在泗泾北部工业区,“G60商用密码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该基地占地面积222亩,总投资17亿元,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39亩已于2020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85亿元。预计2021年完成土建60%,并于2022年底竣工。
商用密码属于知识、技术和创新高度密集的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位于赵非路51号的国家商用密码检测(上海)中心已正式启用,它于2020年1月取得了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是上海唯一一家拥有密评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这家华东地区唯一的商用密码检测中心,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创新型密码检测分析功能性平台。
以智巡实业为平台公司,泗泾已引入格尔软件、国美通讯等行业标杆性企业,智慧安防领域企业数量达到101家,这将拉动长三角商用密码产业产能加速融合,促进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商用密码产业以及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
泗泾密码小镇项目已入围上海市特色小镇名录,还将逐步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唯一的密码特色小镇。
近年来,按照对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和“一廊九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泗泾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着力打造科创新镇,构建起以商密、信创、数字、5G通讯等为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落户泗泾。
未来,泗泾将服务数字城市转型,以智为核,打造以“三智”产业集群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重镇,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泗泾还将做大做优食品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使服务业成为全镇经济新增长点,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并提高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使两业融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等“五型经济”持续发力,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户泗泾的背后,离不开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
去年7月,吉泰电阻器有限公司宣布:增资1000万美元用于扩大再生产。在办理企业增资的过程中,泗泾镇政府指定专人与企业对接。“在泗泾镇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很快通过了区市场监管局对相关材料的审核,并在提交材料后,4天内拿到了相关证照。”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和政府之间,在泗泾产生了良性的化学反应。
为了让营商环境更优化,在市、区政策之外,该镇专门出台了《泗泾镇产业政策二十条》2.0版及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如设立产业扶持专项基金,给予场地租赁补贴、开办补贴等一系列综合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企业落户;为来泗泾发展的高精尖人才,提供人才补贴、人才公寓以及“保姆式”服务;鼓励创业创新活动,设立创业创新专项补贴政策等,促进泗泾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策优惠、服务优质、人才优秀、环境优美的营商环境“泗泾样本”正在形成。
屋顶上升起的缕缕炊烟、院墙上半开着的木门、巷子里匆匆而过的自行车……走进历史文化名村下塘村,没有喧嚣的酒吧,没有华丽的画舫,没有林立的商铺和五彩的锦旆,坐在亲水平台小憩,恍惚间,这里千年未变。
如果说夏日的泗泾古镇是一幅浓墨重彩的青绿山水,冬日的泗泾古镇则更像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没骨白描。这里的天色和水色融为一体,远远望去,桥面也变得影影绰绰。
古玩明清街,还原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三宅又一生,凭借自身魅力成为古镇新的邀请函;以道德和知识,获得好的教养为大德,马相伯故居道尽老先生身正为师的品德;史量才故居,轻轻薄薄一张纸,满页皆是爱国情,谁能想到在这片柔软水乡,有这样一方坚硬的爱国阵地。
自古以来,泗泾就是松江的历史文化名镇。一边是阡陌乡间,一边是市井古镇。青砖小瓦,飞檐翘角,古刹静谧,塔铃清脆……在古韵浓厚的泗泾,历史文化从不曾退场。
沉积了百年文化的肌理,如何去保护与更新?泗泾给出的答案是“活”起来。
2017年,泗泾全面启动古镇保护与更新利用,按照“文化活力古镇、静雅魅力水乡”的定位,将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古镇保护更新的主线,加快古镇的保护性开发,使古镇建设成为泗泾打响下塘文化品牌,重现过去青瓦白墙、十里长廊的水乡风貌。
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全镇范围内现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区级文物保护点48处,占全区1/5。54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39处集中于下塘风貌区。目前,史量才故居等9处文物建筑已完成修缮,6处正在施工,其他文物建筑的勘察设计工作已全部启动。
围绕水、街、巷、廊等八大元素,以不改变现有肌理为原则,通过留、改、拆并举,对保护保留建筑进行修缮,对风貌较好的一般建筑进行改造,达到风貌统一。
南村映雪,原本是一座有300年历史的老宅,如今成了上海小有名气的“网红”新华书店,江南韵味,尽藏在这有着诗意名字的“书房”中。在这里,品味“江南”的方式有很多:推开一扇门,把喧嚣留在背后,于城市一隅,静静享受读书乐趣,这里既有传颂至今的古文诗词集,也有不少的趣闻杂记、青春文学,还能看到描述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书籍。累了,乏了,“书房”内的盆栽、明信片、木格窗,以及各色别致的文创小物件,还有淡淡的咖啡香,相伴你享受悠闲时光。
目前,文物建筑“三宅又一生”吸引新华传媒、上海交大、上海音乐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入驻,被市文物局作为文物建筑焕发新生成功案例报送国家文物局,并荣获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称号。未来泗泾还将修缮并保护性利用丁氏宅、蒋氏宅、陆氏宅、宝伦堂等一批文物建筑,还将引入网红知名IP小林漫画打造节令主题的“二十肆”文化空间。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活态化的传承。全镇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泾十锦细锣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江皮影戏”“剪纸”,它们忠实地传承着先人的智慧。利用这些优质资源,泗泾将汇聚泗泾以及松江非遗美食、民俗小吃和传统技艺打造民俗文化馆;以展现古琴文化、古琴技艺等传统汉文化学习交流为主打造古琴文化馆;结合中医养生、中草药文化打造中医养生馆;此外,一些老建筑经过改造修复,打造金石文化馆、玉石馆、大米博物馆等一些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展馆、文化空间,赋予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
泗泾还将通过策划重点项目,构建古镇意象与标识。深入挖掘非遗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传承保护活动,通过“非遗大篷车”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动广利粽子、泗泾豆腐、阿六汤圆等民俗美食的市场化经营,促进企业对民俗文化相关衍生文创品的产品转化。打造传统节庆品牌,通过举办端午龙舟赛等民俗文化展览展示和文体娱乐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江南文化,带动文旅发展和业态提升。
沿着泗泾塘一路行走,扑面而来的是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人们在河岸边或散步、或奏曲、或嬉戏、或谈情,滨水空间的建设得到了各方的称赞。
泗泾始终注重精耕细作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生态是重要的抓手。“底色浓、特色显、成色亮”,过去的一年,叶介浜等5条河道水生态全面修复,53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基本完成,消除劣V类水体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新增绿地120亩、生态廊道407亩、公益林103亩,补种绿化11万平方米,全镇公共区域黄土裸露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今年,泗泾将统筹考虑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继续加快生态公益林复合功能建设,打造集“生态、游憩、时尚”于一体的多功能“城市森林”,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态服务。
坐拥泗泾站、佘山站两大地铁站,泗泾在很早前就产生了资源集聚效应。如今,借着上海“五个新城”建设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两大新东风的助力,泗泾进一步推进“宜居新城”的建设目标。
“十三五”期间,泗泾按照“古镇新城”的发展定位,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人、交通便利”的宜居新城建设。古镇方面,以古镇保护与更新利用为契机,推动老镇居民动迁,目前已完成核心区90%居民动迁。核心区以外,采用居民意愿强烈的动迁方式解决古镇房屋厨卫设施短缺问题,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从根本上改善老镇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加快推动安置房建设,现老镇居民的动迁安置房已结构封顶。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泗泾镇通过民生保障系列工程,加快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配套资源建设,统筹推进底线民生、基础民生、质量民生,着力补齐公建配套不足的短板。
比如,加快教育资源建设,新建完成3所幼儿园、1所中学。加快推动居民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健身苑点、健身步道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残疾人服务中心建成启用。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养老床位数由2015年底的40张提高到1110张,完善了老年活动室布点,老年助餐、日间照料等服务能力得到增强。建成泗泾塘2.7公里滨江步道,与泗滨绿地连为一体,打造松江独一无二的城市内部大型滨江休闲绿地公园。启用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新凯体育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及新凯养老院等一批民生项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问题,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提升公共服务是增强市民获得感最直接的手段。今年,泗泾将推进教育现代化、均衡化、高水平发展,加快叶家、泗凤、道悦幼儿园和横港中学等园校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新建泗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南拓展卫生中心装修,推进九院松江牙防所早日落地,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和健康服务。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挖掘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作者:赵征南
编辑:邵大卫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