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海市中心40公里,驱车45分钟,地铁16号线直达,就会发现一个千年古镇,这就是新场古镇。
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说,近代上海城镇演变的缩影,上海浦东原住民生活的真实画卷,这就是新场古镇。
作为上海江南水乡的唯一代表,正与江浙10地古镇一同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这就是新场古镇。
因地制宜地提出“科创+文创+乡创”的发展主线,为上海打响文化品牌,这就是新场古镇。
古镇总是在画里、在梦里、在故事里,在历史浮沉中载动激荡,在文化浪潮中沉淀凝固。古镇也在地图里、在景点里,淹没在同质化的小商品中,消失在人山人海的狂潮里。
新与旧的矛盾,传统与现代冲突,田园与城市的隔阂,游客与原住民的。面对人才的外流、如何给古镇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在推进经济建设,又如何保持古镇原貌,充分展现江南文化。以古镇为依托,凝聚沉淀文化底蕴和风采,是古镇发展的难题。
位于浦东新场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小镇。作为上海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正与江浙10地古镇一同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推进顺利,如果申报成功,将填补上海尚无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
千年古镇新场,以盐而兴。
在新场诞生了华夏典籍中现存最早的海盐生产专著《熬波图》。作者陈椿依据前人的旧图做了增补,诗、文、画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从建造房屋、开辟滩场、引入海水、浇淋取卤到煎炼成盐的海盐生产过程,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元代新场制盐工艺的全貌,被纳入到《钦定四库全书》中。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学生在新场镇古籍专项基金传习基地四库书房观看藏书古籍
古镇现有15万平方米成片古建筑、68座古仪门、2000米老街、1200米明清石驳岸、4条“井字形”河道、20余座石桥、17座马鞍水桥,呈现着古街、古牌坊,古宅、古仪门,古桥、古驳岸,古寺、古银杏的“八古”历史风韵。明清和民国时代的建筑保存率在55%以上,是浦东唯一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历史古城。
与其他古镇不同,新场是活的古镇,到处弥漫着独特的烟火气。新场如今还居住着数量众多、淳朴善良的原住民,其特有的语言、饮食、婚嫁、丧葬、节庆等习俗,是古镇千年文化脉络的延续。在新场,古镇风貌保护区的四周是农田,时有附近的农民拿来自己种的蔬菜瓜果或刚从河里捕来的鲜活鱼虾摆摊叫卖,古镇传统的市井生态时时可见。
新场古镇还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宝库,浦东锣鼓书、浦东琵琶、江南丝竹、灶花、卖盐茶等已成为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八样传统菜肴以及“新场青”、“蜜露桃”、“椒桃片”、“海棠糕”等特色美食,历为人们所称道。这里的石雕工艺、古玩陶瓷、书屋装裱、白铁修理、特色土产、布店、茶楼、书场等老字号店铺鳞次栉比,民间手工匠人制作的竹编和木刻制品也琳琅满目,随处可见。
▲新场是活的古镇,到处弥漫着独特的烟火气
锣鼓书是新场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锣鼓书古称太保书,发祥于浦东沿海,起源于汉末晋初,师祖许旌阳。
新场人谈敬德是锣鼓书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录音整理,在京、沪、港、台发表了锣鼓书、宣卷、上海说唱、江南丝竹、道教音乐100多万字的记谱曲调及文稿。还醉心整理了120万字的《锣鼓书艺术》。
今年疫情期间,谈敬德还创作了《战“疫”有我,新场在行动!》的锣鼓书。以新场镇全镇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守护共同家园为灵感进行创作的。大家不仅听得懂、易理解,而且喜欢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再加上它反映当下,自然传播广、影响大。
新场原住民的后代,在原生态中展开老浦东的生活画卷,实现生活方式融合。阮仪三教授说,新场古镇是体现上海成陆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近代上海城镇演变的缩影,是上海浦东原住民生活的真实画卷。
过去,新场因与传统制盐场地相区别而形成的新场地而命名,被称为新场。今天,新场正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文创+”的格局,打造以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和高端制造业为主导功能,具备郊野公园特色的“文创小镇”。
▲新场正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文创+”的格局,打造以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和高端制造业为主导功能,具备郊野公园特色的“文创小镇”。图为文创新场“缶+” 文创体验空间
选择将“文创小镇”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主要是因为新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新场绵续1300年,因水成邑,“几家篱落傍溪居,小篮无处不提鱼”;因盐而兴,“茶棚酒肆灯火红,村歌社鼓竞喧阗”。古镇之中,气韵隽永的砖雕、挺拔秀丽的门楼、“五岳朝天”的马头墙、巴洛克式的观音兜、灵动典雅的马鞍水埠……宛如一幅饱蘸韶华的水墨画卷,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
政府部门亮明了“文创”的规划,重点聚焦3.87平方公里的整体开发:在1.48平方公里的新场古镇风貌区,将加强空间资源控制,加快业态和产业引导,着眼于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修旧如故,以存其真,打造古镇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古镇北地块将引进“科技+文创”的理念,布局文创交流交易中心等文化地标性建筑;而轨交新城则侧重于打造水岸青年文创街区。2017年以来,浦东率先试点“证照分离”改革,文化领域审批流程不断简化,更为文创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乡村振兴不能丢掉乡土文化,脱离当地的人文生态。做“乡创”,要把人拉进农村里,让乡村浸染在文化中,充分挖掘农村特色,创造出各种形态的文化风情,处处让人感受到艺术味、土地味、生活味。只有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才能实现乡村的可持续现代化。
去年夏天,继打造新南乡创中心后,新场又开辟第二个乡创样板空间——祝桥村乡创中心,以彩豆画为切入点,创新探索“彩豆画创始人导师+文创创客+属地高校”的运营模式。今后将形成镇域范围内乡创中心“一南一北”呼应格局,整合文创、乡创、科创资源,丰富特色小镇内涵。2019年第一届“新青年·新设季”新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诞生了诸如古镇3D音乐盒、皮雕土布产品、《竹萃祝桥》门头设计等等,一批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的文创伴手礼,一批兼具想象力与可实施性的乡村微更新方案,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外来创客们往往希望用“旧”唤醒乡村记忆,而本地居民却渴望“新”能带来更多便捷,二者看似没有交点。新场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红线贯穿始终。实践证明,“新与旧”实际上是可以和谐共生的,新旧杂糅就是当下新场古镇最常见的状态,有些古镇为了旅游开发让居民离开,但新场镇改造不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而是让“文化气场”保持了难得的“本味”,在新旧衔接的状态下找到共生的可能。在古镇南部,从工厂厂区脱胎而来的十九厂文创园与以农耕文化为特色的创意大田比邻,正在提升改造。在古镇千秋桥两岸,手工技艺街和水乡特色美食街隔水相望、以桥相衔,游客各得其所、创客各乐其业;在古镇民居门口,民谚古训被做成了每家每户的标识牌,本地方言被“翻译”成普通话谐音用铭牌贴出,让游客逛完古镇也能说几句本土的妙语。文创,正激活古镇蕴藏的文化基因和发展活力。
打造“文创+乡创+科创”三创的“新”古镇,还需要人的凝聚。今天的新场正逐渐吸引归乡青年,也不断地注入新的力量。
今年,新场古镇举办了“美好生活×更新之场·新场古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引入新华发行集团“新华文创”品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等创意支持,引入乡创、国创、国潮等设计和创意发展的潮流概念。希望借助当代设计、国际表达,让传统文化拥有更加鲜活、生动、时尚的表达,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和共鸣,吸引设计师、插画家以及艺术、文创领域青年,用青年的创意焕新古镇形象,用青年的设计为新场古镇成就江南水乡的生活之美。
活动还邀请设计师、插画家、艺术家,走新场“江南”水乡之路,游新场“活力”乡创之路,品新场“文旅”体验之路,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感受、了解、体验新场,用文化创意吸引古镇成为年轻人创业的幸福“新场”,用设计助力新场“更新”,助力新场文创小镇、美丽乡村建设。
“把城里人带过来,把村里的东西带出去。”漫画《三言两画》作者王峰,把城里的房子退了,搬到了新场镇新南村,他说要做这两件事。除了像王峰一样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人、手艺人、创客外,这几年,村里还聚集了一批80后、90后本地青年。回归农村,不仅是因为情怀,更多的是对乡村发展前景的看好。
王峰,来自山东,在上海20多年了,曾主创过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动态《清明上河图》,参与过陆家嘴“融书房”项目。“新南村农产品的机会特别多”,他说。就在今年夏天,王峰帮助周边农户卖桃,他给水蜜桃拍小视频,创作趣味漫画,文化与农产品融合,经他手的桃子销量比一些合作社还高。王峰还看中了这里的土布,他想请朋友设计带有非遗元素的服装,还计划在稻田里举办土布时装秀。
和王峰一样看到机会的,还有80后小伙徐超,他早在2016年便回乡了。
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新南村党总支书记盛丽萍脸上笑容满满:“近年来,有四五十人自愿回到村里,有在村委会工作的90后小伙袁涛、徐晨,有在合作社工作的职业农民90后小伙沈维、80后新南村媳妇张勤美,还有从人民调解员转行到村里做农庄‘管家’的85后姑娘汤学锋等。这些有思想、有活力的年轻人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更多生机。”
有梦想的人来了,追梦的舞台也在村里搭起来。新南村村委会往西约200米,一处挂着“文创·新场”标牌的小院落格外显眼。这里,就是新场镇在全区首创的乡村创客平台——新南村乡创中心,将区、镇资源下沉至农村延伸点,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利用村里原闲置集体用房改造而成的新南村乡创中心,集展示、体验、服务功能为一体,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包括创客联合办公区,可提供有需要的创客团队入驻,还有可开展沙龙、体验活动的多功能活动空间,作为返乡创业青年的“大本营”。
通过乡创中心搭建平台,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汇聚一堂,合作共赢。青年创客朱斌斌在新南村乡创中心内租下了3个工位,他说,“新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我。”
▲千年古镇新场全景
一个人 一棵菜 一个村
新场古镇吸引不少文艺青年、手工艺人来拎包入住,在城市近郊,远离城市的烟火气,漫步古镇街道墙上的一句“一个人不孤单,想一个人才孤单”。都市人向往古镇生活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古法新作,本味原场。
◎ 因为一棵菜爱上新场
“矮脚青到了最好吃的时候。”前几日,王三(王峰)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配图是一盆油亮的青菜。接着几天,他的微店“喜壤优选”迎来一波订单高峰。王三的身份不是菜农,更不是合作社老板,准确地说,他可以算是一个投身于“卖菜”事业的艺术家。
在王三的“妙笔”之下,新南村的矮脚青身价飞涨,从几毛钱一斤,变成了50元一箱,还十分畅销。他以“矮脚先生”为名,为矮脚青写了自传,结合新场桃源特色,成了“一棵走了桃花运的菜”;他以生活日常为素材创作了一组漫画,俏皮解读南北“青菜观”。喜壤出品的矮脚青还有专属的礼盒,上面写着“来自新场,桃树下生长。”
这棵菜,不再是简单的盘中餐,而变成了一棵有文化有内涵的菜,齿颊留香里,是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向往。
◎ 老菜新做追忆童年味道
在新场“俚舍”,昂刺鱼菜饭,要有缘才能吃上。鲜嫩的鱼肉与可口香甜的菜饭融为一体,再配上鱼骨也不浪费,昂刺鱼骨头熬制的浓汤,鲜味十足。同样带有浓浓的童年回忆的,还有番茄酿肉饭。“悠庭·观天”,结合了70年代带有西餐风味的番茄肉沫饭的口味,又借鉴了当地的家常菜辣椒塞肉的制作方法,采用猪肉剁碎炒熟备用,新鲜番茄去皮开洞掏空内胆,填入猪肉后置入盘中。米饭蒸熟后捏成球状撒上芝麻,依附于番茄边。最后浇上香浓的秘制番茄汁。以刀叉食之,西红柿酸甜可口,肉末浓香,米饭绵糯可口,中西合璧,别有一番风味。
◎ 最传统的香味淌进心里
传统的口味依然深得人心。几只小笼汤包、一盏剡茗香片,长街白墙黛瓦,金石丝竹悠远,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精致。东仓汤包馆的汤包,秉承古法,一脉相传,保留了新场汤包皮薄不破、汤清见底的特点。吃汤包时,“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的细腻,无不彰显着江南的精致优雅。位于新场老街上的竹枝豆张记,鸡汤豆腐花始创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当时大团镇一位叫陆愷亭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和家人商量后到无锡的两个做鸡汤豆腐花的舅舅那里去学做生意,学成回来后就在当时的大团镇这里卖鸡汤豆腐花。后来陆老先生携家人搬至新场。
作者:袁圣艳
图片:新场镇供图
编辑:邵大卫
责任编辑:杨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