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眉眼低垂,你或许会关注一餐饭,会在意究竟谁来照顾你,会想到周遭的环境是否友好,会盼着能像年轻人一样有很多种选择……
变老,每个人早晚会遇到的现实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们这样感慨:“现在能为老龄化多做一点,就是在为自己的将来铺路——抬高社会整体为老服务的地基。”
当你老了,又该如何“老”得其所?
翻看政府工作报告,不难找出这些需求和供给的维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
同样,两会现场,家庭照护床位、长护险、养老驿站、养老人才等话题成了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以上海为例,作为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老龄化比例已超36%。对于养老服务,已不仅关心“有没有”,更期盼迈向“好不好”。
代表委员们也纷纷聚焦老人的需求,建议:加速布局家庭照护养老床位、养老驿站、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也统筹社会力量丰富服务供给,更加快相关为老服务人才储备,让更多老人老得其所。
一张家庭床位,缓解供需矛盾
养老服务需求猛增,但养老服务设施却十分紧俏。两者间的“落差”如何弥合?
全国人大代表、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认为,首先是要夯实养老服务的“底盘”。他以黄浦区为例,截至去年底,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已近44%。但是光靠一味发展照护床位,无法解决,也不现实,因此,发展家庭照护床位成了破题思路。家庭床位,简言之就是将养老床位安在老人家中,将围绕于此的所有养老护理、服务资源,配送、延伸至老人家中,帮助更多老人实现“原居安老”。
不少老人成为“家床”服务的首批用户,内容涵盖身体照护、居家照护和健康管理等。以“基础服务包”为例,其总价为1980元,如老人符合二级照护需求,则自己承担不到500元,其他费用由长护险、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等方式补足。
这样一来,老人能以性价比更高的方式,在家里享受类似机构养老的服务。对养老机构而言,腾挪出的服务资源,也能定向输送至不同的老年群体,由此优化结构、缓解供需矛盾。
杲云由此建议,将“家床”认定及执行标准上升至国家层面,并明确其可被纳入养老床位考核体系。此外,还可打通“家床”与其他养老服务间的政策壁垒。譬如,叠加长护险、家庭病床等,让老人足不出户同享治疗、护理、照料等服务。
他也建议,可以紧贴着老人需求构筑“10分钟服务圈”。即以社区为单位布局嵌入式养老服务,充分考虑老人“床边、桌边、身边、周边”需求,由此建起涵盖老人就餐、日间照料、看病配药、医疗保健、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一体的“家门口”服务圈。
小而美的养老“枢纽”,盘活服务资源
除了家庭照护床位,社区嵌入式养老还需盘活各类设施及资源。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朱国萍提出了一个概念——养老驿站。
调研中,她发现,当下为老资源投入虽连年增长,但相较于需求仍有一定差距。譬如,社区内的老年食堂、长者健身房、老年活动室等。“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跳出部门和辖区局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促进养老资源在社区内得到有效配置。”她建议,要加强区域内资源整合力度,鼓励社区内商业主体、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进行服务供给。
在朱国萍看来,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小区开发时,不妨考虑同步规划为老服务设施,打造社区嵌入式、小而美的微型养老综合服务体等。未来,这些养老驿站就可为老人提供家门口生活、健康、文体等服务,让老人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乐享美好生活。
许多代表委员认为,此类小而美的微型养老综合服务体,也将有助于老人以更乐观开朗的心态迈入老年生活。全国政协委员、辉瑞投资有限公司企业资深顾问冯丹龙建议,配送服务资源也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的资源,应鼓励老年人在社区内多参加老年大学、志愿者等活动,加强社会交往,营造积极良好心态。
利用大数据构建一人一档,实施健康干预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在调研中发现,老龄人口患慢性病比例较高,且患病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其中,高龄老年人口患慢性病比例近90%,骨关节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是慢性病中最为常见的病种。
为此,她建议,以“治未病”为方向,构建起以一级预防为主的老年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机制,并形成“市—区—街道(乡镇)—村居—家庭”五级健康促进与教育网络。此外,还要为走进医疗机构的老年人主动提供包括使用电子设施在内的健康指导。此外,还可为老人建立完善健康档案,“一人一档”,定期分析和研究老人健康生活现状与趋势,提早干预,守护其健康。
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则关注到了助老康复治疗师,她说,治疗师的技术水平、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老人们的术后康复是否成功。但是,康复治疗师目前尚未录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为此她建议,把康复治疗师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加强社会对该职业认可,也由此破解服务供给中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偏少、社会认同度不够高等现象。
作者:王嘉旖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