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放,是临港新片区重要的底色。为更好发挥国家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重要“试验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发动机”作用,更大力度的压力测试有望加速落地展开。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任朱芝松透露,今年,浦东引领区和临港新片区要在加快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
朱芝松代表说,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目前已梳理出一批符合我国开放方向、符合浦东和临港新片区实际、适应企业需求的改革开放诉求,涉及外资准入、市场开放、数字贸易、跨境数据流动、人才制度创新、海关特殊监管区制度创新等方面。
“浦东和临港新片区的改革开放,必须与强功能、提能级紧密结合,最终是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具体来说,在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上,要推动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国际油气交易和定价中心等一批功能平台,发展人民币离岸贸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在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方面,既要努力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还要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氢能等新赛道加强前瞻布局。
打造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
金融和新型国际贸易等现代服务业是临港新片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临港新片区在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绿色金融、跨境金融等方面发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就在上个月,临港新片区再迎金融开放“大红包”——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启动,9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和4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落地实施。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政策统筹开放与安全,进一步支持在临港新片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也为布局新兴产业集群提供助力。”
比如,经常项下的优质企业凭指令支付、银行自主决定新型国际贸易业务单证审核、允许单一客户办理货物贸易项下净额轧差结算等政策,进一步助力临港新片区全面提升洋山特殊综保区离岸贸易、高端航运、保税研发制造等特殊经济功能,推进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资本项下,试点政策则将助力新片区跨境金融改革创新。
而升级版的本外币一体化跨境资金池,一方面有利于跨国企业集团优化跨境资金管理、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便利境内外资金融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临港新片区打造总部经济高地,推动跨国公司全球或区域性资金管理中心建成。
临港新片区要打造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据悉,今年将加快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等建设,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加强对新型国际贸易的金融支持。
放得开,更要“管得住”。临港新片区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功能也正持续不断完善,将增设离岸贸易、信用监管等特色应用场景,提升风险防范的实战化水平,实现“协同监管、风险预警、政务服务、专业服务”等功能。此外,还将在跨境资金流动、离岸转手买卖等重点领域和业态,加大对开放型经济的压力测试水平。
沿海捎带有望迎来首单
沿海捎带,是指外资或外籍船舶在中国沿海港口之间从事外贸集装箱的国内段运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进一步完善启运港退税相关政策,优化监管流程,扩大中资方便旗船沿海捎带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在对等原则下允许外籍国际航行船舶开展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
去年11月,国务院批复符合条件的国际航行船舶可以开展以洋山港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这一政策也在本月起实施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条例》中明确下来,为开放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直以来,国际中转水平是国际一流航运枢纽港的重要标志,沿海捎带和集装箱中转集拼业务则是国际中转的重点内容,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航运处张忠超告诉记者,沿海捎带首单业务本月有望落地。
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集装箱枢纽港,上海港集聚了大量的航运要素资源。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3万标箱。洋山港启动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后,将吸引以第三国为中转港的货物回流,有助于优化国际贸易航线网络布局,实现航运枢纽功能升级。对此,上港集团战略研究部总经理丁嵩冰表示,该政策试点使集装箱货物有了更好的转运路径,洋山港也将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降低中转成本、提升转运效率,使洋山港货源集聚效应不断扩大。
以沿海捎带试点为契机,洋山港还将进一步推动国际中转集拼枢纽港建设,年内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400万标箱。此外,临港新片区还将开展保税燃料加注、拓展保税船供平台、加快培育保税维修等新业态,进一步做好周边服务和保障,提升上海国际航运枢纽功能能级。
作者:周渊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