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值专利是发明人、专利权人、专利代理人、技术经理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懂技术、懂市场、懂产业、懂法律、懂转化、懂投资”的共同产物。近年来,我国生命健康领域的知识产权数量稳步增长,但高价值专利不足的问题却日益凸显,高价值专利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瓶颈。
今年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所长李林在一份建议中呼吁,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应加快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助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建议中,李林首先列出了一连串数字:从专利申请来看,2020年公开的全球医药卫生专利分类中,原始申请人所在地为中国的专利,在数量上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从专利授权来看,我国授权专利数量也已位居世界第二。
然而,在庞大的专利数量背后,却凸显出高价值专利不足:专利申请中,PCT国际申请中原始申请人所在地为中国的专利数量不足0.5万件,排在美国(1.5万余件)、日本(0.5万件以上)之后;专利授权中,价值10万美元以上的不足5万件,排在美国、日本、德国、瑞士、法国之后,尤其与美国约58万件差距明显。
“高价值专利不足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李林认为,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高价值专利快速审查机制,设立了专利巡回审理庭,在推动“高标准授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生命健康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在以下三大环节有待进一步突破:
在高水平创造环节,我国在学科交叉融合驱动的源头创新方面仍有明显短板。近年来,交叉学科驱动的原始技术创新突破越来越快,2020年全球排名前20的医药企业无一例外已经与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谷歌的Deepmind团队开发的深度学习算法AlphaFold2就是交叉融合驱动源头创新的生动例证。在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方面的这些里程碑式研究成果,必然推动一些新的高价值专利产出。在我国当前的生命健康领域研究布局中,生物学、医学、数学、工程学、物理学等学科的高水平交叉融合创新仍然不足,掣肘了高价值专利的创造。
在高质量申请环节,针对生命健康领域的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当前,生命健康领域仍然存在明显的“实验性”的特点,专利技术的可预见性低,高水平的专利申请有赖研究机构(或企业的研发部门)、专利代理机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的三方协同。在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健康知识快速迭代的背景下,针对生命健康领域专利申请的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懂技术、懂应用、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
在高价值转化环节,针对生命健康领域的高水平专利价值的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尚不完善。一方面,尽管近年来科学、合理、具有操作性的专利价值分析和评估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但总体上看针对生命健康领域的高水平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和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另一方面,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早期科技成果评价、专利申请前评估、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可行性评审、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尚未有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
对此,李林代表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构建有利于生命健康高价值专利培育的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鼓励应用需求驱动的交叉融合创新。围绕生命健康的核心领域和应用场景,构建集“原理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工程化设计-功能验证-产业技术标准制定-知识产权运营”于一体的创新链条,完成底层知识产权覆盖,建立专利池为核心的技术储备,制定适合国情的技术标准,持之以恒推动重大突破性创新与产业化的无缝连接,探索出生命健康领域高价值专利创造的成熟模式。
二是针对生命健康领域,由专利代理人协会牵头引导,构建高水平的专利代理综合服务体系。面向生命健康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需求,从三方面入手建立生命健康领域的高水平专利代理综合服务体系:专利代理人的能力培训体系、专利代理机构的质量评价体系、研发机构与专利代理机构和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的协作体系,由三方协同促进专利的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共同提升。
三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开展、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中试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以评价促进科技成果熟化。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立项、实施和结题全过程中,探索建立针对性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为在科研项目中全面推广积淀经验。在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中,探索建立系统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为各类研究机构的高价值专利培育提供示范。立足科研项目和国立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实践探索,结合麻省理工学院面向早期科技成果“评价遴选在先、资金支持在后”等国际成功经验,全面推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以评价促进科技成果熟化”的体系建立。
作者: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摄影:叶辰亮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