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就在决战脱贫攻坚过程中文艺界发挥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范迪安说:“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我理解,就包括了用文艺作品讲好脱贫攻坚极为丰富和感人的故事。”
“中国文艺从来都有为天地立心,为生灵立命的传统,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培根筑魂,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范迪安表示,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也就有了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
在此前的采访中,范迪安表示,广大美术家投身脱贫攻坚的各个现场,感受脱贫攻坚战斗火热的场景和感人的事迹,以大量的写生采风实践和创作精品塑造这场战斗中涌现出的英模群像,表现扶贫干部倾力奉献、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时代壮举,描绘脱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山河锦绣和贫困地区人民奔向小康的美好生活,讴歌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这场创作参与的美术家之多,持续的时间之长、反映脱贫攻坚的题材之广,作品类型和艺术形式之丰富,都属史无前例,在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一批带有鲜明现实属性与时代风采的印记。
陈树中,《2020·扶贫基地的收获时节》(布面油彩),2020年
在范迪安看来,描绘脱贫攻坚的美术创作具有几方面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是将“现场感”落于笔端。在脱贫攻坚的现场,有许多感人的事迹和故事,更有可视的人物和景象。广大美术家在深入生活中,不作现实的旁观者,而是努力成为现场的局中人,把感人的英模劳模事迹和丰富的故事提炼为画面,许多作品留住了身在现场的真情实感,以新颖独特的视角使这一主题得以宽阔的展开。
二是提炼和刻画典型形象。一个画面、一组造型的确定,终究发自感动之后的归纳与提炼,脱贫攻坚的事业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现实史诗,一幅内容极为丰富的“全景画”,许多作品刻画了党员领导、基层干部和村民共商脱贫大计的场景,描绘了奋力拼搏的集体群像,形成了具有时代群体肖像性质的画面。特别在人物造型上取自现实原型,加以典型塑造,着重刻画典型人物的形象气质和精神风貌,避免了概念化造型,也有别于摄影与影像的纪实性。
关维祥,《脱贫致富话丰年》(布面油彩),2020年
三是展开宽阔的艺术视角。贫瘠山村的整体移民搬迁,家园建设中的现代环境营造,脱贫之后生活富足的喜人景象,都有宏阔的“大场景”,在这个主题创作中,就有不少作品反映了这种“大场景”,在作品中以丰富的“情节”构筑成整体,从而使作品产生由宏至微、引人入胜的观赏效果。中国美术家都有创作“大画”、在重大主题作品中表达丰富内涵的愿望,全国各地决战脱贫攻坚的新风貌、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气象,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也推动美术家们实现用画笔为时代精神造像、为祖国山河立传的使命理想。
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美术家协会
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