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参加2021年全国两会的政协在沪委员启程赴京。从驻地到机场,王丽萍用手机记录沿途点滴,这些都成为了她个人视频号新鲜出炉的内容。
“用‘井喷’来形容过去一年间人民群众对在线视频的热情毫不为过。”她说,正因为此,有必要为在线的公共文化提供更丰富优质的内容补给,营造更规范的生态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上影集团编剧王丽萍在接受文汇专访时说,此次赴京,她带去的提案之一名为《丰富和规范在线公共文化内容供给迫在眉睫》,共同提案人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
加大对高质量文化类网上公共产品的研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变”是人们生活的关键字。身为文艺工作者,王丽萍特别关注到基层公共文化生活的重大变革,“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宅家进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人数大幅增长,特别是今年‘就地过年’的倡议,进一步引导公共文化生活进入线上时代”。
与之呼应,我国短视频平台飞速发展,抖音、快手、西瓜视频、好看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先入为主,微博和微信也跟进推出个性化的视频传播平台,加之央视频等国家队助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线上用户正在成为主流。以今年央视春晚的传播为例,仅抖音平台的春晚直播间便累计了12.21亿观看人次,短视频流量之强势,可见一斑。
王丽萍发现,一方面是各大短视频平台都有意识为建党百年、牛年新春等开设专栏专题,并提供诸如电视剧《山海情》相关剪辑的优质视频产品;但另一方面,高质量内容供给总量仍相对匮乏。主要表现在,一些商业平台将广告、增值收费、网购服务等业务大量植入,不仅影响观看流畅性与舒适度,也影响优质内容的严肃性。而一些低俗恶搞的作品更拉低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
为此,她和奚美娟在提案中建议,在大量增加新闻类网络视听产品之外,应当侧重于高质量文化类网上公共产品的研发。比如可以引导一些有潜力的广播电视台“特产”研发此类短平快的公共文化内容,作为商业类平台的“供应商”。
为网上冲浪的“一老一小”做好生态维护
“在网上分享生活里的所见所感,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王丽萍说,她作为影视编剧,现在也爱上了短视频制作,春节里的花市菜场、新时代“马天明”的评选现场、工作后的一段思考,都是被她收录在手机镜头、分享在社交平台的小美好。“所以我特别理解每个人在发布视频内容时的情感和心理诉求。”
正因为此,她认为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线上生活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网络空间的生态维护,尤其是为网上冲浪的“一老一小”推动“友好型云端建设”并营造更为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
王丽萍发现,尽管一些高流量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群众自导自演、自拍自发的公共文化主要载体,但从传播上看,能精准回应分众需求的作品依然较少,能帮助中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互动性的公共文化产品依然不足。她建议,依托5G网络和大数据,增强公共文化内容推送的互动性。
而针对青少年用户,王丽萍认为,一些短视频社交平台仍存在涉黄涉暴、虐待动物等“打擦边球”的内容,当务之急就是要帮助部分青少年挣脱不良流量的依赖。“提升在线公共文化内容供给的品质,需要形成一套规范标准。”她建议,广电类、网络视听类行业协会应加强引导和生态治理,多部门可以视情况开展联合执法,净化网络空间,让良币驱逐劣币。
王丽萍说:“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线上公共文化内容并营造更健康的网络生态,已经迫在眉睫。”
图片和视频均由王丽萍提供
作者:王彦
编辑:童薇菁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