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程十发《歌唱祖国的春天》,下图为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李可染《万山红遍》
丰子恺《庆千秋》
李桦《国庆之夜》
颜文樑《祖国颂》(局部)
潘天寿《江山如此多娇》
齐白石《祖国颂》
本报记者 范昕
诗人艾青留下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金秋十月,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伟大时刻,重温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一曲曲经典的“祖国颂”,显得别有意义。
很多前辈美术名家都曾为祖国大地上的勃勃生机所感染,不由将传统画笔染上时代墨色,迸发出令人惊叹的创作火花。他们礼赞山河锦绣,也歌颂国泰民安,或豪情壮阔,或温情脉脉,呈现出时代精神与艺术创新的完美结合。时隔多年,这些真诚的艺术作品不仅依旧具备感人至深的力量,也仍然能够激发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无尽遐想。
很多艺术家都曾创作过《江山如此多娇》《祖国颂》《祖国万岁》,其中不少已然成为美术史上的经典
不少艺术家都曾以《江山如此多娇》,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也引无数观者折腰。最为耳熟能详的,当属如今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那是山水画名家傅抱石与关山月历时四个月合作完成的,高5.5米,宽9米。画面上旭日东升,江山壮丽,新中国的勃勃生机喷薄而出。画面巧妙地融祖国山河的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于一体,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创作过程中,两位名家各自发挥所长,傅抱石负责画流水瀑布,前景的松树和远景的长城雪山则由关山月来完成。1959年9月29日晚上,这幅巨制亮相于当时新落成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样名为《江山如此多娇》的画作,国画大师潘天寿也画过一幅。画面以空勾无皴的造型方式、清丽脱俗的设色方式,呈现出祖国山河的另一种锦绣。
名为《祖国颂》的美术作品,至少有一幅国画与一幅油画堪称经典。其中,经典国画《祖国颂》 出自齐白石,既能代表艺术家大写意花鸟的最高水平,也算得上新中国红色经典艺术的开山作之一。1954年创作这幅作品时,白石老人已逾90岁高龄。高2.18米、宽0.725米的巨幅画作中,所绘内容有着艺术家一以贯之的简洁,只有一株松柏、一轮红日、一只仙鹤、一汪湖水、一方岩石。这些事物的组合却不简单,不仅仅是美好寓意的累加,也不单单让画面巧妙拥有黄金分割般的比例,笔触流淌出的更是一种神清气爽、畅快自由,那是艺术家心情的真实表达。经典油画《祖国颂》出自颜文樑。与齐白石的同名画作一样,一轮红日依然是画面中牵引人们视线的焦点。这轮从海平面上一跃而出的红日,极尽写实的油画技法则又予人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令人不禁联想起莫奈的名画《印象·日出》,画中气魄却又让人不免吟诵起苏轼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祖国万岁》也是艺术家钟爱的画题。张乐平用漫笔画《祖国万岁》,艺术家笔下最为人熟知的三毛形象也成了这幅画的主角———只见三毛与另一位小朋友笑逐颜开,舞起红色丝带,舞出“祖国万岁”的字样。画家哈琼文有过一幅《祖国万岁》成为无数人的集体回忆。画中,一位母亲肩背着孩子,在鲜花围绕中幸福欢笑,这来源于生活的形象,极具生命力与感召力,今天再看,温暖犹存。陈巨来画的《祖国万岁》,是挺拔遒劲的松柏,这位尤以篆刻闻名的艺术家,画中透着金石味。齐白石同样画过《祖国万岁》,画面以一棵果实累累、茁壮挺拔的万年青象征着欣欣向荣的祖国,左侧“祖国万岁”四个篆书大字苍劲有力。齐白石的作品总是以简胜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幅画中字与图的形式总体看来不过是粗细、长短不等的三条竖线,被错落排列在一起的它们却透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气息。色彩上,红的果以及印章、绿的叶、墨的字、白的纸互相对比,艳而不俗。
节庆赏烟花的其乐融融,夜晚街市的霓虹灯闪烁,艺术家以笔下的百姓生活传递暖盈盈的幸福感
前辈美术名家用笔墨油彩谱写的“祖国颂”,既有对于山河锦绣的热忱礼赞,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也有对于百姓生活的真诚记取,流淌着暖盈盈的幸福感。
前不久沪上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丰子恺书画作品 《庆千秋》 和 《行书八言》 联袂亮相,唤起人们很多温暖记忆。绘画 《庆千秋》,寥寥数笔描绘出大人孩子观赏烟花时其乐融融的场景。这是丰子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代表作,随画面溢出的不仅是温暖和幸福,还有无限的希望。人们不难感受到,他的漫笔抒情画随新时代而得到重生。当时,丰子恺已举家迁入上海陕西南路39弄93号的“日月楼”,安居乐业,阖家幸福,踌躇满志。生活状况的稳定,让曾经饱受战争流离、饥饿病困的他感到“温暖和平而幸福”,兴奋与感动之情溢于笔墨之间。
聚焦观赏烟花,“新兴木刻运动”先驱之一的李桦也曾留下作品,那是以套色版画形式创作的 《国庆之夜》。远处,一簇簇烟火冲上云霄,如花瓣般缤纷四落;近处,是观赏的人们一字排开的背影,其中一位张开双臂的男子与一个坐在大人肩头的孩童都是点睛之笔。人群与烟花之间,隔着波光粼粼的湖水,最是让这幅画从一众描绘国庆观赏烟花的美术作品中脱颖而出,只见宁静与祥和从一派热闹的氛围中透出。
颜文樑则曾以一幅油画传神地再现了节庆街市的盛景。画面令上海市民倍感亲切,表现的正是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国庆夜景,永安百货所在街口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其中百货大楼上的大红五角星图案格外显眼。这幅画是创作者根据分别于日间、夜间实地的写生作品创作而成的。颜文樑的创作往往执意追求自然微妙的光影变化,在这幅画中他对于璀璨灯光的表现则恰如其分地传递着节日的热闹喜庆,也记取着时代的崭新面貌。
艺术家这些充满艺术创造力的表达,都是对于祖国的真诚祝福
艺术家应新时代而生的笔墨油彩,有着很多令人大开眼界的表达,却都根植于他们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底。
程十发以工笔画形式创作的 《歌唱祖国的春天》,曾在1957年获得全国第一届青年美术展览一等奖。画面以饱满的构图、明朗的色调定格男女老少欢聚一堂的其乐融融。画中总共绘有近20个人物,头戴方巾、放声高歌的老妈妈,手握快板、打着节拍的老大爷,身着蓝布工作服的工人,佩戴红领巾的孩子……人物的造型体现了艺术家扎实的素描功底,而背景的表现则尽显艺术家传统国画的笔墨修养,只见远景祥云萦绕、层峦叠嶂,中景山花烂漫、虬枝峥嵘,近景竹、石、兰辉映成趣。
吴湖帆1965年曾以一幅国画 《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祝贺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艺术家用娴熟的没骨烘染法描绘了原子弹爆炸时不断翻滚、徐徐上升的烟云巨柱,传递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幅画作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吴湖帆,却又无一笔不出自他原本崇尚的“南宗正脉”。
1962年至1964年,李可染用故宫内府有着刻骨般红色的朱砂画了多幅 《万山红遍》。画面尺幅不一,但主调都是红,朱砂和墨色交相辉映出一派金秋景色,层林尽染的群山顶天立地,错落其间的飞瀑、白墙、云气则像被挤出的留白,因周遭浓郁色彩的映衬,愈发显得明亮夺目、摄人心魄。至于所画景致,据说既非岳麓山,也非橘子洲头,但似乎比实景描写意境更高、更富于感染力,可以理解为艺术家澎湃激情的倾泻。
一幅高1.42米、宽3.66米的 《大井新貌》,是1977年陆俨少与几位画家共同酝酿、构思、设计,最后由陆俨少独自执笔完成的。当时陆俨少年逾古稀,以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中“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词意创作这幅作品,为此,他曾在井冈山住了三个多月,体验生活,写生画画。最终画面依照具体的现实景象,取全景式构图和俯瞰视角,群山万象,俱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新山水画的时代语言表现社会主义蓬勃建设的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