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特工2:黄金圈》的开场,不出所料是惊艳的。可是第二幕就让人大跌眼镜。
杜庆春
正在我国上映的《王牌特工2:黄金圈》和《天才枪手》,分别来自美国和泰国。它们题材不同,却殊途同归地在类型片领域探索商业电影的新的可能。《王牌特工2》以谍战思路讨论“生意经”的伦理,《天才枪手》将动作片元素融入青春片。这样的探索并非完美,其最大价值,在于让人看到电影这门自带商业属性的艺术样式,面对时代审美的更迭,如何进行自我更新。
一一一编者
第一部 《王牌特工》 出现时,我眼睛一亮,因为新鲜,影片的各种设定和视听呈现的风格迅速和“007”、《碟中谍》 等系列拉开距离,这是一种更为青春派的谍战动作片。
于是我怀着极大的期待去看了《王牌特工2:黄金圈》。这电影采用了经典的三幕剧结构,开场不出所料是惊艳的,可是第二幕就让人大跌眼镜。这个剧本在展开的过程中,被违背戏剧逻辑的使命拖累,或者说,因为过度依赖第一集的口碑反受其累。好在影片跌跌撞撞进入第三幕,在 《王牌特工》 自成体系的逻辑里走完了全场,这是一部炫酷、炫技的电影,它的口碑注定在极端喜欢和极端厌恶的两极之间分化。
《王牌特工》 是从漫画来的。漫画改电影,做青少年生意,从一个可以迭代的电影品牌扩展到时尚王国,就像从前“007”那套“生意经”———是这部电影投资人的“梦想计划”。《王牌特工2》 的“软广告”从服装业跨界到威士忌,很显然,这个电影持续开发的目标之一是要打造一个能覆盖现代人消费生活的“王牌特工 (即片名kingsman)”品牌。
商业资本伦理是这部戏的灵魂,这种商业伦理可以概述成:“我代言着一种气质,引领一种精神,然后不断盈利,以我杰出的商业思维就该征服全球。”听起来和接连两部影片里的反派思路如出一辙,这也是最“奇妙”的地方。在“007”和 《碟中谍》 里,国际关系是叙事成立的大背景,而在《王牌特工》 系列里,这个背景板被跨国资本代替了。《王牌特工2》 的核心矛盾,或者说,区分正方和反方立场的基础只是产品而已:反方的产品是害人的,而正方的产品代表了一种“精致的时尚”。所以,这部电影成为以谍战的思路讨论“生意经”之间的伦理。
在《王牌特工2》 中,第二幕几乎是一次车祸现场。当然,这里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前情:拍第一部时,编剧图一时之快把科林·费斯扮演的师傅给干掉了,可是观众太喜欢这个角色和扮演他的演员,于是到了第二部里,不得不借着无厘头的情节让这位大叔复活。复活这条线索成为“kingsman”精神的再次强化,唤醒记忆、身份和使命,最终这种复活是一命换一命的,某种程度上是放弃造就的结果。回乡之路,是回归身份之路,也是牺牲之路。因为这条线索,前后两部 《王牌特工》 的各种潮流迭代找到一个落实的基础,在这场青春酷炫的派对里,指向昔日荣光的“骑士团”精神和绅士派头的霸气时尚成了kingsman的一种信念。
即便如此,这部电影仍然是不错的观赏对象。在谍战动作类型片的维度里横向比较,《王牌特工2》 的打斗场面戏堪称“史上最帅”。影片开场即打,小高潮要打,大高潮也是打出来的,密集的动作场面却不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因为动作设计和场面调度中都有新意,电影把动漫原作中的“定格姿势”转化成丰富的视听段落。无论是伦敦西南“王牌特工”的裁缝店,还是肯塔基州“美国表亲”的酒业基地,或是女魔头在柬埔寨森林里再造的“1950年代美国小镇”,影片中的这些视觉概念设计和行云流水的动作戏构成了最具观赏性的部分。
《王牌特工2》 结束于一句直白的续集预告:“这不是结束,也不是将要掀开的终章。这还只是开始,是序幕的完结。”如果这个电影品牌在后续创作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有效的“时尚感染力”,那么可以预见,这个电影系列将和 《银河护卫队》《饥饿游戏》 和 《美国队长》 一起,成为好莱坞寻找突破的指标性作品,它们在成熟的、甚至面临衰退的电影类型中寻找新的融合方案,在娱乐产品换代的压力下展开类型更新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