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姚瑜(左二)
“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全神贯注投身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从18年前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良辅教授开始,姚瑜就开始了他的科研探索之路……如今,已是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的姚瑜教授,主攻恶性脑肿瘤,如脑胶质瘤等神经肿瘤的临床以及免疫应用基础研究、创新治疗;任华山脑胶质瘤外科中心副组长、神经外科研究所免疫室主任等。谈起当年的科研初心,姚瑜颇为感慨。
自行车轮承载的科研之路
很多人眼中,“外科医生”是有光环的,医疗剧里的他们风度翩翩。真实世界的医生不尽如此。十多年前,姚瑜住在枫林路上的上医校区,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医学院和华山医院,满脑子充斥着科研梦,鲜少顾及自己的外在形象。
导师周良辅院士让他聚焦恶性脑瘤的创新研究,尤其是脑胶质瘤。这种实体瘤有极高的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探索其免疫微环境和免疫逃逸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极有科学意义的方向。沿着周院士提出的这个前瞻方向,姚瑜扎进去就是18年。
18年前,没有组织染色的免疫组化抗体,就用流式细胞仪的抗体来代替。当时的荧光显微镜没有专门的配套暗室,白天无法仔细观察靶蛋白的荧光信号,只能在深夜继续科研工作。多少次不知不觉工作到凌晨,他索性就在实验室睡上一觉。有次凌晨三点,一身疲惫的姚瑜走出实验室准备骑车回去,却发现自行车不翼而飞。第二天,他干脆买了辆破旧的二手自行车,谁知第二天半夜从实验室出来,却发现外面停着一排破旧自行车,一时间他竟确定不了哪辆是自己的,只得就着微弱的路灯用车钥匙一把把试开车锁……
自行车承载着他的回家路,更承载他的科研梦、见证他的科研进击路:在胶质瘤治疗发展的18年来,姚瑜作为胶质瘤诊疗指南的编写者之一,始终致力于胶质瘤的诊疗与研究,如同他走过许多灰蒙蒙的夜路,他在科研的道路上也历经摸索、探路、尝试。在周院士的悉心指导下,他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他摸索出抗原修复的方法,证实了胶质瘤的免疫逃逸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Neuro-oncology》和《Journal of Neuro-oncology》(国际神经肿瘤学会的官方/全球性权威杂志),后又经8年探索,发现胶质瘤的全新免疫逃逸机制,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官方杂志)。
虚怀若谷的双料奖获得者
身为外科医生,姚瑜从不满足于治疗自己接诊的有限数量的病人,而是不断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才是我研究的动力。”
在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姚瑜开始关注肿瘤干细胞在胶质瘤复发、发生中的作用,开展了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DC疫苗)。与此同时,他开启了一种创新治疗尝试:把肿瘤内部的浸润T细胞在体外培养出,经免疫杀伤功能改进后,回输给患者。
当然,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一天天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再到临床应用,走通每一步都不容易。这些都没有阻挡姚瑜前进的决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合作新的胶质瘤治疗靶点(CA-9),开创了新的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发表在《Neuro-oncology》(神经肿瘤杂志),广受关注。他还开创了对流增强给药(CED技术,突破血脑屏障)的颅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影像评估体系,在世界神经肿瘤协会(WFNOS)年度会议上做大会发言,并获奖学金。他又被国际神经外科联盟(WFNS)邀请为培训教官,开展全球培训。
骑行搞科研之路让姚瑜明白,人生路上,上坡路总是很难走,不论春夏秋冬,都要咬牙坚持,挨过了上坡路,平坦大道就在眼前。而即便行走在科研山峰的坦途上,他也时常牢记周良辅院士当年为他指明的前瞻之路,不断回味着老师提到的:“神经外科医生要学会动脑筋,要努力解决问题”——医学科研之路总是有许多问题,每个问题都不是那么简单的。思考,是遇到问题后,用理性来得出结论的工具。惟有坚持、思考,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都让他反复咀嚼,一次次为自己做起头脑风暴。
功夫不负有心人,姚瑜18年的科研坚守硕果累累:获得首届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是当年中国抗癌协会上台领奖的双料奖获得者(另一个是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奖),在国家基金委青年课题、面上项目、重大研发计划培育项目等资助下,作出一系列原创发现,如发现恶性脑胶质瘤超冷免疫亚型的存在,发表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世界癌症免疫治疗协会会刊)等。
2018年他还获得我国神经外科界最高奖项——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2021年度人民好大夫称号(神经肿瘤),上海申康集团重大临床疑难攻关计划(脑胶质瘤)首席科学家;2018版和2020版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免疫和靶向治疗共识制定专家组组长,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免疫和靶向治疗论坛执行主席,最近又当选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精准医疗与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二级学会)副主任委员,2022年他又成为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体肿瘤疫苗项目的课题负责人,继续静心研究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今年又获得静安区领军人才计划资助。
受病人欢迎的“慢”医生
姚瑜看病很“慢”,每看一个患者,需要15分钟左右。遇上病情复杂的患者,半个小时常有。因此,初挂他号的病人都会在外面窃窃私语:“别的医生三两分钟就能看好一个病人,姚医生为什么要等这么长时间?”看得次数多了,患者也渐渐明白了这位“生活快节奏、门诊慢节奏”医生的习惯。“他要思考,要反复比对,不能忽略疾病的蛛丝马迹。”“慢工出细活,我外婆说,只有在姚医生这里,她才能把想说的病情一一讲述清楚,心里有绝对的安全感。”在各大医患平台上,患者及家属如潮的好评是对姚瑜最大的肯定。
姚瑜笑言,自己看门诊“真的是慢”,因为针对一个病例,他习惯于正反结合去思考,去研究如何确保患者通过手术等治疗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每一个常规手术后,他还会“复盘”,琢磨病人的全病程管理。眼下,神经外科领域对胶质瘤的新疗法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电场治疗等都在不断实践和研究中。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胶质瘤一定会被攻克。
姚瑜的手机里,存有很多病人的联系方法。他说,“除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让我们成为朋友外,病友也是我的老师。病友的病治好了,恢复也很好,就得把他们的治疗经验总结起来教给学生。医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我们需要不断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包括通过看科室其他专家的手术,学习交流不同的手术细节,汲取更多的能量,造福病人。”
谈起这些,姚瑜感恩不已,感谢医院的平台,感恩老师们的引路和指导。现在,他还是《神经肿瘤杂志》(Journal of Neuro-oncology)《脑病理学》(Brain Pathology)《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科学与治疗》(CNSNeuroscience&Therapeutics),以及《中华医学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等杂志及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他感慨地说,要把老师教导的精神、自己多年的坚守和探索都传授给学生,“大家在一起工作,以医治患者为使命,以拯救生命为动力,就是一种终身学习和修行。”
作者:霍佳
图源:受访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