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
作为当代年轻人的
生命之光、精神之源,
一向是食物界“顶流”的存在。
尤其是在闷热的天气,
按捺不住想喝饮料的心。
冰奶茶、冰咖啡、冰阔乐…
一直喝一直爽!
但是,我们也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些喜欢喝饮料结果患上糖尿病的新闻,给愉快的“吨吨吨”时光带来一丝阴霾。
上海试点含糖饮料警示标识
含糖饮料过多摄入危害大,为了提升市民健康意识,上海市疾控中心制定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应用及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在全市159家试点商超及便利店开展含糖饮料调查项目。
据介绍,此次悬挂的警示标识分为橙红绿三色,主要针对含糖饮料和代糖饮料。
● 橙色标识提示每日添加糖食用量应少于25g
● 红色标识提醒过多摄入添加糖可增加龋齿和超重风险,建议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饮料
● 绿色标识则指导市民如何看懂营养成分表,关注饮料的含糖量
疾控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在选购饮料时,首先要看营养标签,如果没有标注含糖量,可以看100ml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通常含糖量接近碳水化合物。比如每100ml含有碳水化合物5.2g,含糖量差不多5g左右。每100ml添加糖量超过5g的,就可以认为是含糖饮料。
都说“甜蜜的负担”
那到底有多沉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含糖饮料受到了一些负面评价和抵制。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含糖饮料的定义是,在制作过程中人为添加糖,含糖量超过5%的饮料。常见的含糖饮料包括软饮料、果汁、运动饮料、加糖的咖啡和茶、奶茶等。
举例来说,以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因其高糖高热量又被称为“肥宅快乐水”。一瓶可乐的含糖量约为50g,只用喝一杯就可以达到营养协会规定的每日糖摄入量最高值,真可谓“甜蜜”的负担!
4月5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柳良仁团队等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高糖摄入与45种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具体包括18种内分泌疾病、10种心血管疾病、7种癌症,以及10种其他疾病(神经、牙齿、肝、骨和过敏)。比如,每天每多喝 355 ml含糖饮料,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1%。
8月8日,JAMA杂志在线发表一篇题为“Sugar-Sweetened and 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 and Risk of Liver Cancer and Chronic Liver Disease Mortality”的文章,该研究旨在探究饮用含糖饮料和人工甜味饮料与肝癌和慢性肝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根据新的证据提出“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肝癌和慢性肝病的风险!”的重要论点。
警惕!我们真的会对糖会上瘾
为什么明知道吃糖太多不好,
却还是无法拒绝?
2012 年 2 月,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篇题为《公共卫生:糖的毒性真相》(Public health: 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的文章指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而且糖的危害远在脂肪和卡路里之上。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糖瘾是有双重作用的。
一方面,糖分影响体内荷尔蒙,使大脑无法发出饱腹的讯号,越吃越多吃上瘾,肚子饱了都还想继续吃;另一方面,糖对体内激素的影响,还表现在会使大脑不间断发出要摄入糖分的讯号,就像烟瘾一样,吃糖的人会越来越爱吃糖。
2022 年 3 月《细胞代谢》杂志一项研究就指出,经常食用糖含量高的食物会改变我们的大脑,重塑大脑奖励回路,并激活多巴胺能系统。
通过大脑的这些变化,人们将无意识地更喜欢含有大量糖的食物。
可能致癌的阿斯巴甜
到底是什么甜?
有人说:
无糖饮料
是当代年轻人最后的安全感。
然而,
近日一条有关甜味剂阿斯巴甜
或被列入“致癌物”的消息
在饮料行业掀起巨浪
我们熟悉的“零度可乐”等饮料
之所以无糖还能有甜味
就是因为使用了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也是
当下最常用的甜味剂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产品。
据世卫组织官网7月14日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今天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
IARC引用了对人类致癌的“证据有限”,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JECFA则重申了40mg/kg体重的可接受每日摄入量。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有六分之一的人死于癌症。”WHO营养与食品安全司司长表示,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安全性不是常用剂量的主要问题,但已经描述了潜在影响,需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进行调查。
从世界卫生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评估的数据可知,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所以该委员会重申,人们可在每日限制量内放心食用。比如,一名体重70kg的成年人,假如要喝每罐含有200~300mg的阿斯巴甜饮料,那么每天需要喝9~14罐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事实上,阿斯巴甜
是被研究得最透彻的代糖之一,
也就是说,
只要不过量摄入,问题并不大,
大家不必谈之色变。
上海的超市里要有
含糖饮料警示标识了
下次购买饮料时
你会将其作为挑选参考吗?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唐闻佳
综合:上海科技、央视网、科普中国、上海健康科普资源库、上海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