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一夜“速冻”,清晨阳光普照,雨雪停下脚步,但也有市民遭遇意外。今天(12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上海瑞金医院急诊来了一位刘女士,上班路上,她在公交车站滑了一跤,手撑地后导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紧接着,一名外卖小哥也是从车上摔下,左脚肿高严重,被送到急诊。
寒潮来袭,申城各大医院纷纷开启“战寒潮”模式,启动应急预案,医务处加派值班人手,急诊部、护理部、门诊等做好突发事件批量病人救治的应对,合理调配医疗资源,保障患者就医需求。后勤部门检查电气线路、水管、消防设施等,以确保电力供应和保暖,并对所有室外管道及有可能遭遇低温的室内管道实施了包裹保护。
昨夜今晨,急诊率先感受到寒潮的威力。截至12月30日上午11点,瑞金医院急诊接诊救护车10部,病人312例,较昨天明显增加,因道路结冰导致摔跤受伤的病人4例,其中1例需要手术。
记者从瑞金医院获悉,昨天已接待31辆救护车,抢救室爆满,病人开始增多,预计后两天到元旦,病人还会进一步增多。
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分析:寒潮来临后,一般前两天因结冰路滑导致的外伤和骨折病人会增多,随后,脑溢血、心梗等心脑血管意外病人会明显增加,老年慢性病人尽量不外出。
骨科医生则再次强调,这几天结冰情况较多,大家出门应穿防滑鞋,步速放慢注意路面,老人建议减少外出,一定要外出可带手杖保持平衡,以免滑跤。
医生同时提醒,一旦滑倒,注意摔跤后应采取姿势——
顺势滑:双手收回或平伸,顺着力量向前滑,顺势向前滑;
缩团滚:双手护住头面部,缩团,顺着力量向前或向后、向左、向右滚;用身体整个侧面来着地,增加受力面积,减轻摔伤的程度,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来支撑地面。
气温骤降,老人群体也容易出状况。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急诊室,这两天格外忙碌,医务人员连轴转。12月29日一大早,91岁的黄老太在家中突然出现一侧手脚没力气,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子女立马想到了中风的可能性,立即拨打“120”将老太太送到离家最近的第七人民医院。入院后不久,医生就做出判断,急性脑梗死。由于就医及时,黄老太尚处在黄金时间窗,获得了血管再通的机会。治疗后,老太太说话清楚了,手脚也变得有力气了。
同天下午,76岁的吴老太也来“报到”了,老太太突然神志不清,到急诊后,就被诊断为脑梗死。由于病情较重,在接受静脉溶栓的同时,急诊医生积极评估吴老太的血管情况,结果显示吴老太堵塞的是大血管,于是迅速启动血管内介入治疗,实现“溶栓-介入桥接”治疗。
医生分析,每年冬季气温骤降时,特别是气温下降超过10℃,医院接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会大幅度增加,且大部分为重症病人。
这是因为心脑血管患者对气温变化特别敏感,对一些老年人,在气温发生变化时身体来不及调整,血管发生强烈痉挛时,血流速度加快,血管破裂就变成脑出血,而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患者,如果本身有血栓,一旦血管发生痉挛,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就容易堵塞在大脑血管中,从而造成脑梗死。
脑血管一旦堵塞,脑细胞每分钟死亡约190万个,因此“时间就是大脑”,急性期血管再通治疗尤为重要。记者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了解到,自2019年成立以来,以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基础,24小时联动待命,目前已常规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颅内外血管成型和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术等一系列技术。
根据寒潮后疾病规律,未来几日心脑血管意外会增多。
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刘军主任尤其提醒,寒潮来临时,大众应注意头部保护,多饮温水,增加体液,饮食不宜过饱,避免长时间在室外活动,可适当增加室内运动,建议有晨练习惯者尤其是老人近期暂时取消。
作为城市急救保障线,连日来,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已启动工作预案,紧急通知全体职工密切注意防范低温雨雪天气影响,强化恶劣天气下行车安全意识,并通过GPS和短信形式推送最新天气情况与应对措施,提醒并确保救护车的行车安全和医疗急救安全。
补充加足防冻液,注意并保持合理胎压……寒潮来袭,本市的院前急救人员加强救护车辆维护保修,上班前充分检查车况,提前发动车辆进行发动机预热,检测并确保车辆空调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安全的急救环境。
市医疗急救中心表示,近期,温度骤降市民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的疾病发病率高,临近元旦假期患者出院转院转运需求高,疫情防控保障需求高,可谓“三高”叠加,院前急救面临巨大挑战,市医疗急救中心通过增加当班车、调整排班安排及组织志愿者队伍等举措,一线值班力量较平时增加近20%,在确保市民的急救需求的同时,做好突发事件的救援准备工作,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城市有序运行。
“速冻”模式开启,市医疗急救中心在全力确保低温寒潮期间与元旦假期的救护与应急保障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也为市民准备了一份急救贴士:
1,天气寒冷,衣着厚重,会令人反应变慢,加之天雨路滑,更易发生摔伤等意外。所以,一定要注意出行安全,宜慢行,切忌快速奔跑。
2,如遇到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时,保持冷静,切莫慌张,第一时间呼叫“120”获取救助。接通“120”电话后,根据语音提示与调度员询问,简明告知详细地址、病人情况、周边地标、小区入口等关键信息,这样有助于急救人员快速达到您的身边。
3,出院患者如行动不便、仍需使用救护车送回家,一定要记得提前一天拨打康复出院专线“962120”进行预约,让病家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出院准备,减少等候时间。
作者:唐闻佳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樊丽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瑞金医院、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