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人们的心情。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三周前,上海首批50名具有心理治疗师资质、并有临床经验的医护驰援武汉,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邓延峰、张艳欣和护士牛卫青也在其列。连日来,他们奔波于医护和患者之间,倾听诉说、释疑解惑……
1、他们被外界视作“英雄”
作为闵行精卫援助小队队长、有着20多年精神卫生工作经验的邓延峰进驻的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该院是武汉最早发现、并上报新冠肺炎的医院之一。在这场战“疫”中,许多一线医护人员已经连续奋战两个多月,体力和意志接近极限,有的出现了焦虑、担心、失眠,甚至疑病、消极等心理问题。
邓延峰医生在评估时,发现15病区王护士长低头不语,面色疲惫。工作间隙,邓医生和她有了单独接触的机会。
“我已经一个多月没停下来了,半个多月没睡个好觉,我们这里的护士很多真的不容易。”尽管戴着口罩,但她泛红的眼睛说明了一切。从疫情发现,初期医院的各种忙乱一直到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护士长足足讲了10多分钟。“真的谢谢你们,我好久没有找个人好好说一说了,说出来心里舒服多了。”
邓延峰和他的队员们明白,面对巨大的压力,外界把他们视为英雄,而英雄的标签让他们不敢轻易倾诉,不能表现畏惧、退缩,要勇往直前,这对心理造成的创伤可能比正常的创伤还大。
此时此刻,善于倾听并给予一些积极的反馈是舒缓同行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来了,我们也准备好了,为他们尽量卸下心理的负担,让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继续战斗,战胜疫情。”邓延峰信心满满。
2、一名特殊的患者
心理治疗师牛卫青是闵行精卫援助小队唯一的女同志,作为一名70后,她也是3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面对疫情,她勇于报名参战,其儿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此次出征儿子专程到机场送行,“因为了解,所以支持。祝妈妈平安回来。”这给了她莫大的鼓励。
牛卫青的工作地点也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最近一段时间,脑海里不时浮现医护们疲倦的神态、憔悴的面庞,耳边响起安长青院长的话: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我们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太需要心理帮助了……”
考虑到战疫期间医护人员异常辛苦,下班后需要休息,牛卫青和她的队员们一起建立了“心有彩虹”心理工作室和医院医护人员微信群,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同时深入隔离病区,对患者进行心理和团体干预。
在一次病房巡查中,发现一位特殊的患者,自己的同事在疫情中去世,自己女儿今年面临考博,也住在方舱医院,老伴一人隔离在家。亲人分离,恐惧、思念、病痛等让他紧张不安、昼夜不眠,甚至有自杀意念,严重影响其病情康复。
牛卫青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主动与他长谈,帮助消除不良信息,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并且指导其进行正念呼吸,练习八段锦操,加强亲情电话沟通,还主动留下联系方式。经过数次心理干预,患者的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出院前患者动情地表示,“我会永远记住上海和牛老师的”。
“与其说我在尽已所能帮助一线的武汉医务人员和住院患者,不如说是他们在感动着我、温暖着我。上海、武汉人民同饮一江水,更当长情相伴,并肩战‘疫’。”牛卫青言辞真切。
3、方舱关了,但这群医生没有走
“2月20日晚接到应战电话,正巧我那天值班,立马致电妻子,但电话接通后,五秒钟静默,我要去武汉,这句话迟迟说不出口,不仅家里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需要照顾的老人,但出发在即,只能有点哽咽又略带歉意地说了出来,电话线的那头,沉默,而后说:需要我做什么,你说吧,我们等你平安回家。”身处武汉前线的张艳欣至今也没法忘怀与妻子的那段对话。
他说,今昔战疫穿白衣,不灭新冠终不还,家人是我出征的最大动力。
起初,张艳欣医生被安排在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和上海兄弟区来的同事分在第九组。为更好开展工作,经大家的努力,将一间废弃的房间“装扮”成温馨的心理咨询室,“面对面的关怀,心与心的交流”,简简单单的12个字挂在墙上,也是大家的心声。
“我们的心理援助分线上和线下,线上通常我会建议求助者用语音,方便及时有效的沟通。线下,我要穿戴好防护服才能进入方舱内。”
在与一个90后的女孩交流中得知,她的母亲前几天因新冠肺炎去逝,弟弟在另外的方舱医院隔离治疗,父亲在酒店隔离医学观察,讲着讲着她就哭了,哭着哭着又平静了......“她说她已经很久没和人这样交流,看到我们像见到了亲人,将积压的情绪统统宣泄了出来。临走时我告诉她要相信医护人员,也祝愿她能早日出院,与家人团聚。”
在张艳欣的记忆中,有一位来自北京的陈先生积极乐观。作为公益达人,入院前他曾组织许多爱心人士一起捐款捐物。“虽然他不是我们干预的对象,但我希望舱友们都能拥有像陈先生这样的良好心态,学会自我管理,善待人生。”
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自3月8日休舱后,张艳欣医生依然继续着线上的咨询值守,对有需要的患者、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作者:唐闻佳 卫民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