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收治了这样一个病人:80岁的老张过去四年饱受房颤反复发作之苦,尝试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收治入院后,笔者领衔的电生理团队为老张作了全面的评估,考虑到这名患者年龄大、心肺功能欠佳等因素,我们决定采用创伤小、安全性高的冷冻球囊消融手术。这是一种房颤消融的新手术方式。经积极治疗,老人术后恢复很好,三天后就办理了出院手续。
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增加,还会引发心衰、脑卒中等。因而,房颤又被认为是心衰和脑梗的“幕后黑手”,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目前,我国有近1500万房颤患者,较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术,即通过高温灼伤细胞,达到治疗效果。而此次老张接受的是一种新术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
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是通过胞内冰、胞外冰及复温过程中的冰晶损伤细胞,初期房颤治愈率较传统射频消融术有显著提高。
目前,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全球已开展超过50万例,在我国也突破了2万例。与射频消融相比,从微观上看,冷冻的损伤对组织的结构保存相对更完整,意味着之后的增生会减轻,血栓聚集的风险下降。从结果来看,采用冷冻消融可以减少术中血栓和肺静脉狭窄的发生,也能降低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几率。目前,在国际上多个大型临床研究中,两者对于肺静脉隔离以及房颤治疗的有效性是持平的,而在安全性方面,冷冻消融能在保证有效性的同时,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简言之,冷冻球囊导管术具有手术时程短、消融成功率高、安全性好、血栓事件发生率低、患者疼痛小等明显优势,患者三至五天即可出院。
中山医院房颤中心是国内首批房颤介入诊疗技术培训示范基地之一,目前,全国40多家医院的上百位医生陆续在中山医院房颤中心完成导管消融培训。相信随着冷冻消融技术的普及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朱文青(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