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张卫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文汇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还有两年,张卫就要退休了。对曾经获得过的荣誉,他已觉得十分遥远,提及当年同一批进上海市胸科医院的那些人,也想不起现在还有谁仍留在医院里。和手术无关的事情,大部分也就和他无关。他曾经“疯魔”一样地尝试各种手术方法,他的成功并非偶然,也很难复制。有人曾经统计过,张卫的手术成功率是98%,只要他出现在手术台边,整个手术团队就像是吃了定心丸。
张卫这一辈子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留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当医生。他说:“一辈子做成这一件事,我心满意足。”
高考志愿,全填医学
1977年12月,张卫被西安医学院录取。其实他当时有更多的专业选择,但他全都视而不见,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所有的选项都填了医学。以他的成绩,只要发挥正常,他肯定能考上向往的学校。
张卫的父母在上海解放前就已经是大学生了,张卫的女儿现在是上海交通大学的MBA,除了头痛脑热的时候,医院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影子。
女儿问过张卫:“爸爸,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读医科?在你之前,我们家没人读医,在你之后,估计还是只有你一个读医。”
是啊,当初为什么一门心思就想做医生?
张卫小的时候,因文革因素有段时间居住在陕西山区。清苦的日子既磨砺了他不服输的性格,也折磨着他单薄的身子。有段时间,张卫经常被送到医院去,站在白大褂面前,他服服帖帖。那时候大人们要么是穿灰色的中山装,要么是穿绿色的军装,白大褂绝对是一抹神秘又神奇的亮色。就这样,填志愿的时候,张卫的眼前浮现的,是自己穿上白大褂后帅气的样子。
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做医生的时候,经历了留学潮、下海热,甚至流传“拿手术刀不如拿修脚刀,研究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很多同时代进医院的人都走了。
张卫说:“我不是没有动摇过,甚至还做了一些准备,去考了托福。”张卫最终没有离开医院,也没有离开他所热爱的手术台。20世纪80年代后期,张卫再一次认真思考了为什么做医生这个问题,他仍然认为医生是最适合他的岗位,手术台是最能展现他才华的舞台:“我没有其他技能,又想不做一个庸庸碌碌的人,那么就认认真真地去做一个医生吧。”
仰望前辈,路还很长
1983年1月,刚从西安医学院毕业的张卫带着做医生的憧憬,来到上海。张卫在北京出生,在西安成长,对他来说,上海既是陌生的,又是亲切的:“父母都是上海人,家里都说上海话,去上海工作,语言环境没问题。”
张卫被分配到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心血管外科工作。上海市胸科医院成立于1957年,建院时就有心血管外科,张卫初来乍到,整个科室正处在新老交替的阶段。用当时很多前辈的话说,解放后的第一代名医已经不来了,第二代名医也慢慢从临床退下来,张卫十分景仰的心血管外科老主任潘治1988年退休后去美国定居。
张卫说:“潘主任是公认的开刀好、文章好、口才好、外文好,对于我们这些小医生来说,这就是一座远远仰望的大山。”
邱兆昆比潘治年轻12岁,他是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的又一张王牌。张卫说,邱主任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的“救火能力”,即手术台上的应变能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心血管外科手术,每个月都会有几次把病人的胸腔打开后,手术却进行不下去的情况,碰到这种“下不来台”的局面,基本上都是邱兆昆出手解围。
张卫所在的小组,有一次上了手术台,把患者胸腔打开后,按步骤建起体外循环,张卫却发现手术做不下去了,患者的病因是“三房心”,在当时这是一种罕见病,作为一个年轻医生,张卫从未做过这样的手术。依照既定的操作流程,患者心脏已暂时停止工作,片刻的犹疑,都将威胁患者的生命。邱兆昆又一次来“救火”,最终化解了这次手术台上的危机。
张卫说,“三房心”的手术过程不复杂,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但在20世纪八九十时年代,相似的病例十分罕见:“我查过文献,胸科医院在这之前只做过一例,还失败了。”张卫并不知道邱兆昆当时是如何做到的,他忽然想起在西安求学时一位老医生曾对他说过的,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缝针缝得好,打结打得好,都是应该的,最难能可贵的,是应变能力。
养成这种应变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经历过手术台上的百折千回,才有底气处变不惊。和一些专家很少做“复杂手术”不同,到处“救火”的邱兆昆,让张卫看到了身为医者的良心和责任,也看到了一个心血管外科医生的“大心脏”。
1989年,29岁的张卫晋升为主治医生,他知道自己在心血管外科,还有很长的要走。
敢做手术,不留后路
1978年4月,瑞金医院成功完成了中国第一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在手术后存活了109天。彼时,张卫在西安医学院入学只有2个月。后来,北京,哈尔滨,福州等地也陆续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市胸科医院在上海市卫生局的关心下,开展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此时,张卫年轻有为,冲在第一线。
从学习交流,到动物实验;从方案制定,到保障实施;从手术施行,到术后护理,张卫全程参与,他编写的《心脏移植操作规范》,将每个步骤都精确到了分钟,甚至连救护车闯红灯、医院电梯运行都计算在内。那次手术做得很成功,卫生局领导还特批的24小时国际长途专线(又称“求救专线”)也没派上用场。患者在手术后存活了200多天,刷新了当时的纪录。
张卫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上海的各大媒体上,连门房间的阿姨都知道张卫又上电视了。在心血管外科,张卫的手术量并非最多的,但接触的门类却是最广的,很多人说张卫什么手术都敢做,越是难的,他越是劲头十足。当时的评价是,张卫未必每个单项都突出,但全能成绩肯定名列前茅。
有人问张卫,为什么总挑难度高的手术做,不给自己留退路。张卫说,把胸腔打开了,就没有退路,那就去找一条出路,不给自己留退路,就是为了给患者找出路。
“擅长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各类心脏瓣膜置换,特别是二尖瓣和三尖瓣的成形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胸部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特别是对升主动脉瘤和降主动脉瘤;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包括不停跳下微创冠脉‘搭桥’和体外循环下停跳‘搭桥’;终末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有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经验。”这是上海市胸科医院官方网站的“名医风采”栏目对张卫的部分描述文字。
在“名医风采”栏目中,张卫是少数几位身着手术服拍摄肖像照的名医之一。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喜欢站在手术台上的感觉,他还是喜欢这身打扮。张卫带着10多个研究生,他是医院里有名的严师,在他的指导下,其中一名研究生有6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SCI杂志上,而且有一半是发表在美国心血管外科临床研究的顶级期刊上。
但张卫对年轻医生的要求是,把临床医生的本分做到极致,要把治疗方案当成学术课题来研究,把手术当作艺术品来完成,把术后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我们的评价,当成学术论文影响因子来重视。“我能教你们的,就这么多。”张卫说。
医院门前的淮海路早已不复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的模样。站在淮海路上,眺望医院气派的大楼,张卫有时会看得出神。一辈子做成一件事,是值得骄傲的。如果重回起点,填报高考志愿,他仍会选择从医。
名医简介:
张卫: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担任亚洲胸心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瓣膜学术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衰治疗学术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心胸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特约审稿人,《复旦大学学报》(医学版)特约审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医疗成果奖军外评委,中华医学会全国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主攻心脏瓣膜外科,在二尖瓣成形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美国顶级心胸外科杂志JTCVS和ATS 上,参编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杂志7篇,获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等荣誉。
作者:徐进
编辑:沈湫莎 陈曦(实习生)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