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时代,退行性骨病日益高发,如何将祖国瑰宝中医药学尤其是中医骨伤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普及应用,让可开可不开的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免于开刀之苦……正在上海举行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医骨内科学学术交流研讨会上,这点已引起中医骨伤名家的高度关注。
本次会议为期三天(7月26日-28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上海中医药大学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承办。
大会以“中医骨内科学在慢性筋骨病管理中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王国辰发来贺信,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怀琼,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拥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肖臻出席大会并致辞。
开幕式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莫文主持,全国中医骨伤同道300多人参会。
大会上,由全国名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施杞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骨内科学》新书首发。该书编著历时三年,达196万字,填补了我国中医在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
名师讲坛环节,林国强院士,国医大师韦贵康,以及施杞教授、万超教授等名家围绕“中医骨内科学”作主旨演讲。全国中医骨伤流派治伤理念和技术各具特色,与会专家认为,应继承好中医骨伤科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思想,充分发挥全国各单位的中医骨伤诊疗优势,分工协作,共同攻关,促进技术创新,共同推动中医骨伤事业传承发展,更好服务百姓健康。
施杞教授表示,我国四分之一的人口是老龄人口,退行性疾病的骨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其中仅有20%的患者需要开刀,如何将祖国瑰宝中医药学、中医骨伤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普及应用,让可开可不开的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免于开刀之苦,并全方位得到更好的非手术治疗,降低骨病手术率,中医骨内科学大有作为,相信可以为更多患者带来福祉。
针对全球老龄化、慢性筋骨病高发现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石氏伤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施杞教授带领团队通过收集整理医案、制定规范标准、促进推广应用等工作,传承和发扬了石氏伤科“局部与整体统一、外伤与内伤统一、筋骨调衡扶正祛邪”的学术精髓。
在传承的过程中,施杞教授还与时俱进地结合当前骨科疾病谱向慢性、退变性转变的特点,开创性地提出构建“中医骨内科学”,即以外伤内损为研究对象,以自然退变(慢性筋骨病)为研究重点,以非手术治疗为手段,以“大中医”为底蕴的多学科结合,彰显中医骨伤科优势的学科分支,创立集合预防、治疗、康复、养生、保健的“五位一体”的创新型模式。
以颈椎病为例,随着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作为覆盖最多年龄层面的慢性筋骨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龙华医院骨伤团队结合颈椎病“辨病,辨证,辨型”原则,全面收集颈椎病患者的诊疗信息,对其细分后进行精准诊疗和长期随访管理,通过系统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制定中医药规范化防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分别形成了“芪麝丸”“参芪麝蓉丸”两种新药,体现石氏伤科疗法中“调和”的内涵。
针对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和颈性眩晕,该团队还建立了“整颈三步九法”和“十二字养生功”等手法导引操作规范并推广应用,这也体现了石氏伤科疗法中“调衡”的内涵。
该团队为颈椎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通过长期观察病情改变,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从而不断优化临床路径和策略。
同时,该团队基于“中医骨内科学”的“五位一体”管理模式涵盖多种慢性筋骨病,采用“临床-实验室-临床/社区”的转化医学模式,打破了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界线,串起了医疗服务、生活照料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指导的各种服务类型,培养了一批临床科研型医师。
作者:唐闻佳 陈豪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顾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