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演员奚中路演绎《挑滑车》片段。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继上周四献演上海音乐厅后,前昨两天,上海京剧院推出的京剧音乐剧场 《我们共同走过》又在上海周信芳戏剧空间连演两场。童祥苓、尚长荣、李炳淑、陈少云、关栋天、奚中路、史依弘、李军、王珮瑜、严庆谷等上海的几代京剧人几乎全梁上坝,或以讲述人的身份,或用自己的拿手唱段,共同回顾海派京剧走过的40年历程。
“不仅仅是一场演唱会,也不全是一场音乐会,而是一部音乐剧场。”此次演出的导演汪灏这样定义。相比以往将名家名段集结串联的做法,他希望演出不是“流水账”式的汇报,而是更注重故事、情感与音乐的交融,通过上海京剧院40年来不断涌现的优秀剧目、杰出人才及重要事件,展示大时代背景下传统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带给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变化,上海是最先感知的。上海京剧舞台上一批传统戏‘解禁’,社会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由此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谈到40年的发展历程说,“上海京剧院紧跟时代步伐,深受这座城市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熏陶。我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记录者。”谈及改革开放对上海京剧艺术发展的影响,童祥苓也感慨地说:“这是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改革开放之前已有很长一段日子没演传统戏了,观众心里盼着,我们演员也有戏瘾。回归到传统戏,感觉是我演艺生涯的又一个新起点。”
演出穿插了多个唱段以飨戏迷:不仅有《四郎探母》《武家坡》《大登殿》《白蛇传》这样的京剧经典唱段,也有优秀新编剧目《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成败萧何》《情殇钟楼》的选段。此次演出既是向祖国献礼、向时代致敬,也是梳理过去40年间上海京剧院的代表剧目,充分展现海派京剧特色,在回望中对传统艺术的发展进行思考。
戏曲理论家龚和德、二胡演奏家马晓晖、舞蹈家黄豆豆也参加了演出。
据悉,今年下半年,上海京剧院还计划在京、沪两地陆续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主题演出,将“我们共同走过”这一主题贯穿全年。
作者:本报记者 黄启哲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