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要取得实效,需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而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关键,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以整体的、发展的、世界的眼光来学习把握党史,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在整体性视域中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大特色就是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进而把握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办事。毛泽东同志当年曾提出研究党史的方法——“古今中外法”,就是要“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在古今中外的历史坐标中,在“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三者贯通结合的整体性视域中学习党史,我们才能了解党史、理解党史、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
这个主题主线不是别的,就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胸怀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一百年来,正是沿着这一主题主线,中国共产党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慎始如终、一以贯之,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正是围绕这一主题主线,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才能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一切偏离党史主题主线,任意裁剪甚至曲解、歪曲党史的错误倾向都是开历史倒车,一切从个别细节、历史片段解读党史以抹黑中国共产党、否定社会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都不得人心,都必须予以坚决反对和抵制。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百年党史的主流本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它的实际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地看待党史。就应该像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一文中所表示的那样,把历史看作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用后人所达到的认识水平来苛求前人;就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党史上的成就与贡献,从而 “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真正把握百年党史的主流本质。
这个主流本质不是别的,就是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概括的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贡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并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曲折前行中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凡是从中国社会某个方面、某个阶段的“缺点”出发,用党史中的个别现象和阶段性错误来否定党史的主流本质都是错误的,也是不得人心的。正确的党史观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增强对党的信心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
**在世界大势中审视百年中共的伟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借助于辩证法”,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孤立地看百年中共,而应将其置于世界发展的普遍联系尤其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视野之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进程中应运而生;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浪潮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从而极大地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由“战争与革命”时代向“和平与发展”时代过渡、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势中,中国共产党开辟出了一条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使我们不仅经受住了苏东剧变的考验、世界金融危机的考验和新冠疫情的考验,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现已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和旗帜引领,也在改变和重塑着两制力量格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在世界历史之中创造的,同时又为世界历史增添了中国元素和中国贡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社会主义中国也从建国之初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强烈的大党担当,不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新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人民主体性视角感悟百年中共的鲜明品格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党史学习教育也要以人民主体为根本原则立场和价值旨归。胡乔木同志就曾提出研究党史的方法——“四面八方法”,认为党史的研究和写作不但要注重反映党和党中央的活动,还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跟党合作的朋友和广大党员的活动。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
中国共产党在第一部党章中就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朴素信仰,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保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立党执政的全部活动之中。今天,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继续坚持人民主体性立场, “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既要把党的丰功伟绩和鲜明品格学深悟透,也要把人民群众、民主党派以及各种爱国力量的伟大贡献讲足说全,从而深刻感悟 “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汇集磅礴力量。
作者: 轩传树(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来源:文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