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上说中国有两个鉴湖,一个在绍兴,一个在乌鲁木齐。如你所知,一个是鉴湖女侠秋瑾的出生地;一个是倡导戊戌变法的张荫桓被赐死的流放地,这个“鉴湖”就在乌鲁木齐的西公园。在迪化,外国探险家也留下了西公园湖面的游船、岸上的亭台的摄影,可是有哪一位能像袁复礼这样的一个中国摄影师,特别地给鉴湖的榜书和对联留下一个特写,用图像中的文字来说明迪化“鉴湖”毋庸置疑的存在呢?
袁复礼西北考察途中使用的相机
迪化城西公园
袁复礼摄鉴湖的榜书和对联
迪化城门楼(乌鲁木齐新南门)
乌鲁木齐的迪化城,留下了东南西北所有的门的称呼,但都早已拆除;袁复礼的照片却给了我们可以重组的城圈。还有大小十字的牌楼、西大桥迎来送往的匾额、乌鲁木齐河滩上硝皮子的维吾尔老乡、工业化的碾路机、东门外的无线电、道胜银行旧址中的气象台、各种宗教徒、第一批留学生……一个让你烧脑的不今不古、不中不西的乌鲁木齐,袁复礼都“get到点上”了。
在乌鲁木齐,前往水磨沟的路上,会见到一个立交桥,桥上的招牌是“成功桥”。那是“一炮成功”的简称。在前往大巴扎的路上,会看到533路公交车身上正写着“一炮成功”。原来,同治民变之后,新疆被阿古柏占领,直到光绪二年(1876)夏秋之交,刘锦棠攻克乌鲁木齐。虽然全部的复原还要到五年之后收复伊犁才大功告成,而乌鲁木齐一役是战争的拐点,据说当时在城外的六道湾山梁上朝着北门城墙轰了一炮,叛军便纷纷逃窜,留下了“箪食壶浆”迎候六军的各族百姓。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在放炮的地点修建了一个炮台。那个制高点,就被命名为“一炮成功”。
“一炮成功”
后来炮台坍塌,那个地方又成了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再后来,左宗棠的评价终于回到历史应有的位置上,在原址东边的水塔山上,一个更加宏伟的雕像和碉堡被建立起来,这就是各位现在看到的533或者531路公交的终点“一炮成功”。
外国的探险家在西域见过太多的碉堡,经过乌鲁木齐的时候,他们不会为了这个难看的近代建筑专门爬到山梁上去拍摄。但是袁复礼去了,因为他知道:“一炮成功”是走进新疆近代史的风暴眼。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教授)
【封面图片】
近日,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将受疫情影响的“奥伯利·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1898)画展延展至9月20日。这是50年来最大的比亚兹莱展,包含这位唯美主义英国插画家的逾200件作品。封面图《伊索尔德如何写信给特里斯坦》出自比亚兹莱为马洛礼爵士《亚瑟王之死》创作的插画(约1893年)
作者:朱玉麒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李纯一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