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落实一系列有力的整治举措,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但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杜绝餐饮浪费的必要性
首先,杜绝餐饮浪费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之中。铺张浪费之风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秀传统文化,败坏社会风气。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口粮。惊人的餐饮浪费现象背后存在重虚荣、讲攀比的“面子文化”,也有着忽视环境和资源的不当认识,盲目跟风的从众心理,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此次特别引用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表明食物的来之不易。这说明节俭思想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和精神永远不能丢。当此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光荣的历史使命、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需要我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其次,杜绝餐饮浪费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方面。食物浪费不仅意味着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的无效消耗,而且伴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浪费的食物作为垃圾混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中,需要被焚烧或填埋。如果直接焚烧处置,由于食物垃圾的含水量高达90%左右,热值为2100-3100kJ/kg,与其他垃圾一起燃烧不但不能满足垃圾焚烧发电的热量需求,而且会产生有毒物质二恶英。如果进行填埋处置,食物垃圾中的油脂会堵塞填埋场的塞砾石层,导致内部渗滤液的淋滤效果不佳,并增加垃圾填埋场的含水量,严重的还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同时,厨房垃圾中的大量油脂和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沼气,高温时极易燃烧和爆炸,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构建长效餐饮节约机制
杜绝浪费行为,既要从制度层面加强立法,建立长效机制,也要在执行层面采取有力、有效的监管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和惩戒。既要有刚性的约束,又应注重宣传,加强引导,营造氛围,不断培养健康、理性的饮食习惯,培育现代餐桌文明。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遏制不良浪费风气。虽然公款消费的奢靡之风已经得到遏制,但是在生活中还普遍存在铺张浪费现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餐饮节约宣传,针对不同群体,在学校、单位、社区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戒奢克俭优良传统,引导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抵制餐饮浪费。社交平台尤其应加强内容审核,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的传播,重塑网络餐饮节约新风气。
其次,党员模范带头,养成节约习惯。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整治浪费之风,养成节约美德,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更有说服力、感召力。党员在生活中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践行“光盘行动”。一方面在外出就餐时,自觉抵制浪费,根据人数适量点菜,不够再加;另一方面少点制作复杂、费工费时的菜肴,避免做菜时浪费,同时如有剩菜应主动打包带走,杜绝一切餐饮浪费的现象。只有党员带头节约,才能在社会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最后,加强餐饮行业引导,提醒客人适度消费。餐饮行业要建立节俭消费提醒提示制度,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鼓励顾客点半份菜,及时提醒顾客就餐完毕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消除中国式“剩宴”,最大限度减少餐饮浪费。餐饮行业在提供餐饮服务时,既要尊重客户的用餐需求,又要倡导绿色的消费模式,引导顾客理性点餐,合理消费。
节约美德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让中华传统的节约美德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并转化为人们的具体行动,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人人都躬行节俭,让节俭节约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修养,那将形成强大的力量,积累巨大的财富。
作者:杜欢政 樊亚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