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埠之前,江南曾经形成了三个港口并驾齐驱的状态。为什么强调这一点?明清的江南和近代的上海研究情况中,我们谈上海港的发展历程往往就是从十六铺讲起,而且很多人非常强调上海港口的区位优势。但是,上海的十六铺并不是天然的、理所当然的成为江南第一港口。在它成为江南第一港口的进程中,其实它有一个江南港口布局演化的过程,它曾经遭遇了两个对手,一个是江苏太仓境内的浏河港,另一个是浙江平湖境内的乍浦港。这也说明了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源远流长,因为这三个港口恰恰是涵盖了我们讲的江浙沪地区。那么,上海港究竟凭什么从中脱颖而出?
我们先讲浏河港,它的重要性在什么地方?它是苏州的出海港,它曾经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当时有“万国码头”这样的美名。还有一个是平湖的乍浦港。乍浦港的背后是嘉兴府城,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东方大港”,很多人以为孙中山的“东方大港”是上海,其实不是。孙中山选址具体的对象是乍浦港。各位可能要问为什么孙中山舍弃了上海而选择了乍浦,这就是无奈。孙中山当然了解上海港的重要性,但是黄浦江岸线都被列强控制了,所以孙中山不得不在上海周围找一个海港,而这个海港选址的潜台词考虑的还是和上海的联结。所以这再次告诉我们在考察近代经济时一定不要忘记列强对中国经济整体性的制约。这两个港口曾经在明清时期相当活跃,但是慢慢就淡出了长江三角洲的港口布局,原因主要是泥沙的瘀积。因为浏河港在长江口,长江的潮汐潮落对它的影响比较明显。乍浦港直面东海,泥沙的瘀积对它来说更加直接。而当地人对泥沙问题的处理也相对无力,原因有很多,我想缺乏一个比较有力的城镇经济的支撑和投入是直接相关。大家知道苏州和浏河港有一段距离,嘉兴古城和乍浦港也有一段距离。谈了这两个港口再看十六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就慢慢清晰了。
为什么从青龙镇到十六铺?可能大家很熟悉,因为上海地区的海岸线不断的向东推移,沧海桑田,在这个过程中青龙港慢慢的让位于十六铺。前不久上海电视台拍《大上海》的片头就是十六铺,很长一段时间十六铺就是大上海的代名词,踏上十六铺就意味着外地人到了大上海。各位肯定要问十六铺难道没有潮汐和泥沙的问题吗?当然有。但是相对另两个港口来说不是那么凸显,因为长江口进入吴淞口,吴淞口进入陆家嘴,然后到十六铺。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当时是沙船时代,所以泥沙的淤积对吃水比较浅的沙船来说不是特别突出,所以十六铺和另外两个港口的竞争过程中脱颖而出,而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今天。上海港也有它的短板,上海港是一个内河型的海港,它不是直接面对大海,所以十六铺到外滩,外滩到虹口,虹口到浦东,浦东到张家浜,张家浜到外高桥,外高桥到洋山深水港,这就是一个轨迹。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谈上海港优势时,一定不要忘记后人对先天短板的克服和改进。所以我们有一句顺口溜叫“上海港是从上海到海上”,也就是说上海港的发展是追随着远洋航运与时俱进的。第二,它背后的城镇经济。十六铺的背后就是一个活跃的上海县城,而这个上海县城的金融业、运输业、旅馆业、服务业,这对十六铺持续的兴旺非常重要。
(本文节选自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戴鞍钢教授在日前举办的第四期“江南文化讲堂”:“江南经济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的发言)
题图照片来自网络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