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和最深厚根基,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此,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这一精神要义直接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第四、十九两个专题中,也贯穿全书始终。紧紧抓住这一精神要义是提高学习效果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关键。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杨浦滨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此前,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中共十一届上海市委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率先探索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道路,努力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人民城市。上海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干劲和切实的行动,领悟精神要义,汲取思想营养,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超大型现代化人民城市。
满足人民期待。首先要构建绿色的城市环境。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人民城市建设的始终。过去我们努力实现了“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蜕变,将来我们也将满足人民“出门500米就有公园”的幸福感,优美宜人的景观是宜居型人民城市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构建安全的城市环境。一方面保证城市运转顺畅,社会稳定、治安良好、邻里团结、社区亲和,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民生命安全,以此次疫情为经验,完善城市安全预防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尤其是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应对能力,确保上海始终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另外还要构建便捷的城市环境。住房压力与交通压力是大型城市发展的通病,为人民提供更加舒适、设施齐全、价格合理的住房,保证公共产品的充足供给,编织更加发达的交通网络,促进中心城区与近郊远郊快速、便捷的转乘疏散通勤交通,创造更优质的教育、医疗、卫生环境,满足人民实实在在的期待,提升城市的宜居程度。
强化群众参与。中共十一届上海市委九次全会提出,要“以共建为根本动力,以共治为重要方式,以共享为最终目的”建设人民城市,要牢牢把握住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搭建民意直通车,实现百姓的工作百姓商量,百姓的事情百姓决定的良好氛围。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基础作用,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经验证明,充分聆听群众意见,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在超大城市治理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只有激活群众治理的“神经末梢”,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坚持全球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上海:“要勇敢跳到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去搏击风浪、强筋壮骨。”建设开放包容国际化人民城市,要坚持放眼全球、胸怀世界。放眼全球就是要在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城市比较中,以更为开放的姿态,既寻找差距、补齐短板,又善于发现机遇、积累资源,更要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升城市建设和治理效能、凸显社会主义人民城市质地。胸怀世界就是要以更为包容的心态,一方面吸纳聚集全世界人才、资金、信息要素,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人民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的服务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在世界市场中打通堵点,提高竞争力,积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也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牵引力。同时,着力提升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的能力。
把握精神品格。革命先辈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历史铸造了上海这个城市开拓进取、立志为公的人文品格。当今的上海城市文化融合吸收了红色基因、海派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丰富了城市人文内涵,增强了人民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时代魅力。新时代的人民城市必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为人民谋幸福的红色基因,彰显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秉持“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凝聚起建设人民城市的强大精神和品格力量,打造有温度、高品质的人文关怀性人民城市。
作者:高立伟(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于颖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