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6月6日,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议通过了教育部提议的影印四库全书未刊珍本一案(《影印四库罕传本 确为文化上之重要贡献 袁同礼昨晚抵京》,《华北日报》1933年6月25日)。6月22日,天津《大公报》发表了商务印书馆承接影印四库全书的消息(1933年6月22日第一张第三版),而天津《国闻周报》报道说:“此次华北不宁,北平文献多运至南方,文渊阁四库全书亦在其列。因此遂有影印未刊珍本之议。此事业经行政院通过,由教育部特派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主任蒋复璁,至沪与商务印书馆签订影印发行正式合同。合同系于六月十七日签订。”(《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之《四库全书珍本影印》,天津《国闻周报》第十卷第二十六期,1933年7月3日)
袁同礼
而当时的北平图书馆副馆长袁同礼对此事颇有意见,特于6月24日离北平赴南京,向政府陈述意见。他在离平时对记者发表谈话说:“四库罕传之本,不过三百馀种,内中宋元明人集,占三分之二。今抽出影印,实为学术界的之迫切要求。……倘将此三百种四库罕传之本,均照四库样式,一一为之影印,仍不免为一积极无意识之办法,盖四库本经馆臣窜改之处,不一而足,而近年以来,发现之孤本秘笈,远胜于四库本者,不在少数。……亟应以此项最古之本,影印流传,以存古书面目。今如不利用此项极重要之新发现,而仍然照四库原本,匪特有‘开倒车’之号,而尤贻误后人,真所谓‘刻书而书亡’。此三百馀种四库罕传本,除一部分可采用四库本外,(文渊或文津,尚待专家研究,)其馀之本,应尽采用旧刻或旧钞,最古或最足之本,以代替之。事关专门研究,已由本馆赵万里君制成草目,经本馆同人研究后,并由李木斋(盛铎),傅沅叔(增湘),张菊生(元济),陈援蓭(垣),董授经(康),周叔弢(进),张庾楼(允亮),章式之(钰),伦哲如(明),邢赞庭(士襄),诸人参加意见,以期完备。不久并在本馆馆刊发表。本人向来主张将四库存目及四库向未著录之书,择要影印。此项书籍之收藏,海内以北平图书馆为中心。今春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氏在平时,亦承认此种文献之搜求,内近年来中国学术上之重要贡献。如能将其影印流通,较四库罕传之价值尤为重大云云。”(《袁同礼谈影印四库全书 袁同礼昨赴京向当局供意见》,天津《大公报》1933年6月25日第一张第四版)
作者:周运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任思蕴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