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鲍宁做了一个很详细的介绍。老北大当年能在拥有几百年历史的拥挤不堪的北京城里开辟出一座现代校园来,是很不容易的。
李卫伟(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研究员):我们现在想把北大校园(包括刚才提到的灰楼)联合一体申报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文化遗产保护而言,城里、海淀两边都是全国重点文保是相当好的事情。
我们研究建筑也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思潮联系起来,并且要通过物见人见事。我看红楼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工艺美术运动。威廉·莫里斯和他的朋友菲利普·韦伯在伦敦郊区选中了一个地方,1864年建造了著名的“红屋”,选用了当地一种红色砖,家具、地毯等也都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建成后让大家眼前一亮。我想北大红楼也是这样一个概念,虽然它比英国的“红屋”要晚很长时间。
北大女生宿舍(灰楼)是梁思成先生设计的,其实也涉及当时的一个建筑思潮,即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提出建筑简化可以被赋予更多的东西,其代表人物密斯·凡德洛的名言——“less ismore”,意思可以理解为越少、越简洁,建筑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空间和内容。这跟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关。战后经济困难,形式追随功能,一方面是可以获取更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是用很少的钱或同样的钱就可以建更多的建筑,为大众服务。
勒·柯布西耶的设计风格被称为“粗野主义”。据说其忠实拥护者在孟加拉设计了一座楼房,屋顶上有几个大窟窿,结果印度飞机去轰炸时,僚机问要不要炸这个楼,主机机长看了看说不用了,已经炸过了。我讲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我想的是,在刚才的考证、讲述之外,我们可以怎样挖掘建筑背后有意思的故事,并且是完全有依据的——讲给学者听,学者觉得考证得很好;讲给普通人听,普通人觉得挺好玩。
老照片中的红楼 资料照片
第二要讲的问题是场所精神。中国人比较讲究建筑氛围,走在北大是一种感觉,走在清华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唐晓峰:关于老北大校园历史涉及两类问题,一个是历史研究,一个是历史记忆,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却又不一样的东西。鲍宁讲的是基础性历史地理研究,关注客观历史,这部分内容很重要,需要首先梳理清楚。而历史记忆则要把自己放进去,是寻求意义与价值。历史记忆会包含特定故事。总的来说,目前我们对京师大学堂——老北大的历史研究和历史记忆都不够。鲍宁提到有学生到校外租房的事,这是时代特点,也是场所(空间)特点。我也记得一个小故事,有个南方学生租房,要求房东提供家具,房东把“家具”听成“家眷”,大怒。当然,这类故事只是小情节,多在口述中出现,但很生动,听了不会忘。大故事是历史记忆的主要支撑者,我们需要进一步搜集和挖掘。
刚才李先生提到一个问题,现在老北大建筑分为两个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一个是国家级的,另一个是市级的,很多老专家很在意这件事,希望把两个区联结在一起。老北大建筑中有一部分是历史记忆丰富的,成为国保单位,例如红楼。其实红楼旁边还有很多老建筑,也是老北大的建筑,在近代科学史、教育史、革命史上也有值得缅怀的故事,但我们缺乏对它们的历史记忆,甚至有人以为老北大只剩下一个红楼,这就是基本历史知识的缺失了。老北大校园是一个整体,应该整体受到保护,一个校园两个级别的情况应该改变。
作者:唐晓峰 李卫伟
编辑:于颖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