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过这个现象吗?在许多孩子的图画里,爸爸是没有手的。因为爸爸们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能陪伴孩子。于是在孩子的记忆里,爸爸像是一团影子,总是抓不住。
爸爸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一生。
尤其是男孩,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爸爸,是男孩成长的起点。
男孩的成长,需要男人圈。3个阶段,3种养法。父母千万不要错过。
第一个阶段:
6岁以前,爸爸要给男孩安全感。
有研究发现:父母拥抱女儿的次数,远远多于拥抱儿子。父母跟女儿说话的次数,也远远高于跟儿子说话的次数。
即使是对刚出生的婴儿,也是如此。
其实,6岁以前,不管是男孩女孩,都需要安全感。
这个阶段,爸爸可以多和男孩亲亲抱抱举高高,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第二个阶段:
6-12岁,爸爸要做男孩的玩伴。
要多和男孩打闹,陪男孩出去玩,培养至少一项运动爱好。
在嬉笑玩闹的过程中,男孩的竞争技能会被激发出来。爸爸还要教男孩学会克制,让他知道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
研究表明:得不到父爱的男孩,更容易成绩变差,也更容易产生暴力倾向;而且到了青春期,更容易受到不良少年的影响。
多和父亲接触,男孩才会知道怎样成长为一个男人。
如果是单亲家庭,妈妈可以给男孩寻找一位出色的男性榜样,比如让孩子多和舅舅、老师、体育教练等人接触,培养男子气概。
第三个阶段:
12-18岁,爸爸要做男孩的引导者。
这个阶段,是男孩三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迫切需要一位优秀的榜样。如果父母不能引导男孩找到崇拜的榜样,男孩就会自己寻找。
寻找方向错误的话,还有染上坏习惯的风险。
这个时候,爸爸要站出来,多和男孩交流,谈论优秀男性的品质,引导他多读名人传记,帮助男孩树立人生目标。
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爸爸责无旁贷。
当然,妈妈也要参与其中。
父母配合得当,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养育男孩,父母一定要注意下面这三点:
忌“一个宠,一个严”
李玫瑾教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男孩,爸爸妈妈都很厉害。爸爸常年在国外,但对男孩管教很严。即使不常见面,男孩也很怕爸爸。妈妈在国内,对男孩很是宠溺。男孩长大后,被姑姑安排进银行系统上班。令人意外的是,家境并不差的他,竟然在银行里做假了几百万的假账…… 被抓住时,家人还不敢相信,家里并不缺钱,他为什么这么做?
男孩之所以人前人后两副面孔,正是因为父母的管教不一致造成的。
妈妈的宠溺,造成了他的为所欲为。爸爸的严苛,造成了他的胆怯自卑。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 “斯坦福狂鸭症”,说的是表面上鸭子在湖面上悠闲游动,其实水面之下,鸭掌正在疯狂波动。
很多孩子就是这样的“狂鸭”,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内心被暗流搅乱。父母教育不一致,孩子的内心很容易混乱。
家有男孩,千万不要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不要一个宠溺,一个严厉。父母应该站在统一战线,在此基础上各有分工,共同滋养孩子的成长。
忌“只给孩子物质满足,
却不陪伴孩子成长”
家庭抚养,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子女的心理抚养。
0-12岁的孩子,正处于对父母的“依恋期”。幼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的孩子,孩子就很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长大后才会叛逆、难管。
尤其是3岁之前,孩子跟着谁,更容易对谁产生心理依恋,长大后更容易听谁的话。
只有陪伴孩子的成长,监督孩子的成长,引导孩子的成长,才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需要,解决孩子的需要。
忌“只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吸收性心智”,是指儿童无意识的记忆力,吸收环境并加以适应,以形成人格的能力。
意思是说:孩子都是盯着父母长大的,父母什么样,孩子就学成什么样。
最好的教育是影响,父母只有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长成父母所期待的样子。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唐闻佳
转载:凯叔讲故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