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席卷全球的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化实施也对工程教育变革提出了新要求。
今天,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四十华诞,到了不惑之年的它也想知道,高等工程教育的路应该怎么走,在汇博高等工程教育国际论坛上,来自国内外几十位学者和企业界嘉宾热议,什么是新型工程人才的标准,让实践型工程人才应该如何更好的培养。
四十年走出八万余学子
去年5月5日下午15:20分,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浦东国际机场安然降落,完成了它第一次离地飞行。在五名机组成员中,机长蔡俊,凭借20年的飞行生涯、超过10000小时的飞行时间,让C919能在首飞日完美地一飞冲天。蔡俊,就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1995级的学生。
很多人都问过蔡俊:“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有没有想过当飞行员?”其实,他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上大学。1995年,蔡俊考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航空经营管理系,从那一天开始他才与航空搭上了边。
在蔡俊大二那年,也就是1997年,招飞,将招考对象扩大到非飞行专业,包括蔡俊所在的航空经管专业。他凭借其优良的身体素质、学业成绩和在校表现,被招入飞行员培养通道。
根据订单式培养模式,蔡俊从大三起进入位于四川广汉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接受训练,之后于1999年顺利进入东航工作,从一名飞行员逐步成长为民航机长。
正是在工程大与航天专业的结缘,让蔡俊逐渐成长,从而成为了一位优秀的试飞员,开上了中国第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
而培养他的母校,上海工程大学始建于1978年,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也就是今天的东华大学)两所高校一批优秀师资,以及产业界和政府一批管理人员和科技骨干加盟两所大学的分校,开创了高等院校、工业系统、地区联合办学模式,使得在此基础上组建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不仅自办学伊始就以本科为起点,而且传承了国家重点大学的文脉。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在学校成立大会上,寄语工程大成为“上海工业的台柱”,勉励学校“为上海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工程教育人文素养、责任感的培养亟待加强
当时间走过了四十年,如何培养新型工程人才,成为了摆在很多工程院校面前的问题。
在很多人心中,工程学不过是关于技术的学科,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多方面都有涉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举了个例子,他曾经认识一名工程师因为桥梁出现事故而跳海了,“我并不鼓励这种做法,但是这样的责任感,现在又有多少工程师具备呢?”
朱高峰看到一个新闻,曾经在中国某地,桥梁已经建造到最后合拢阶段了,桥却塌了。面对这样的境况,施工单位不想着解决问题,却将责任推来推去。而这就是工程教育人文素养、责任感的培养不足,亟待加强。如果只是拿着规章制度,让工程师们去背诵,这个是无济于事的,朱高峰说:“德育应该渗透到每一堂课、每一门专业学习中,只有让人文关怀和价值观,才能让未来的工程师们真正有所感悟。”
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夏建国感到欣喜的是,近10年人文社科类国家级项目数达到51项,居上海市属理工类高校第一名。
工程人才的产学研培养要把“眼睛放低一点”
对于非研究专业的工程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就才是产学研结合,朱高峰认为,现在的教育改革,很大一部分就是理论和实践如何衔接的问题。“目前的改革重点都放在缩短周期上,在整个受教育的期间,学生能够有一个循环周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或者再到实践再到理论,使得周期缩短,循环增加。”夏建国骄傲的是,工程大创建了科学完备的“现场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工程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构筑了全口径的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平台,实行了全程导师制,创设了“1学年3学期5学段”的学程体系,产学合作教育始终处于国内领跑地位,并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工程教育趋同化,这一现象令工程专家们近忧远虑。朱高峰对此并不认同。“我们老在观念上把科学看作比技术高一等,这个普遍的看法很矛盾。”
面向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不同类型的学校与企业应当各得其所。目前,全国有2000多所高校和5000万所企业,但高校实习时,眼睛却只盯着“上面这一点,极少的企业”。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中小微企业却占到了就业总数的99%以上、GDP的GDP的50%-60%。
朱高峰设问,我们能不能“把眼光下移一点”,试着在地区和专业领域中,帮助大企业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帮助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
高等工程教育的路还有很长,但就在今天的工程大校庆典礼上,还将有9个产教融合签约项目,让学生的临岗实习走得更远,更完善。
作者:郝梦夷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