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上午8:00,今年北京入秋以来最冷的清晨,阳光明丽。
昨晚北风一整夜的嘶吼,把所有的霾都吹走了,秋日的晨光把路上每一个匆忙的赶路人都镶上了金边,这是个好天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我国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老师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遵照李老师生前遗愿,不举办大型追悼会,只安排最亲近的亲朋好友前往吊唁。
杨凤池老师瘦了很多,刘丹老师泣不成声,朱建军老师难过的一直低头不语……
李老师的和蔼帅气的照片被鲜花和素洁的花圈簇拥着,我努力控制自己的眼泪,但却一次次视线模糊。
跟李子勋老师初相识那年,我24岁。
那时,我国第一批心理学界的大人物们刚刚从被誉为中国心理学黄埔军校的“中德班”毕业,李子勋、唐登华、杨凤池、贾晓明、陶勑恒、方新……他们都曾经被我一个一个邀请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星星夜谈》节目里做访谈嘉宾,中国的心理学面向大众的普及,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李子勋老师第一次跟我做节目时,我们就开始聊如何教育孩子。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亲子关系”的话题,也是在那时候我才和中国大多数的老百姓一样开始改变了对教育孩子的理念的认知——“你生养了孩子,但是孩子不属于你,孩子只属于他自己!”
那时的我既没结婚也没孩子,所以面对“亲子教育”的话题,常常是张口结舌,接不上话来…第一次录完节目,李子勋老师就颇不客气地指出了我的问题:“青音你太年轻了,根本不会提问,但是你记住:提问,是主持人和心理咨询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下次我给你带一份资料过来!”看他那么严肃,我在心里悄悄嘀咕-——长那么帅怎么这么凶啊,以后会不会不再来上我的节目了…
第二次做节目,李老师递给我一份提问技巧的清单,那份清单是他手写的,他告诉我,这是心理咨询师提问的常用技巧,对我的采访会有帮助,供我参考,那一瞬间,我对这位帅老师肃然起敬!
接下来,每周固定的邀请李子勋老师来跟全国听众讲解“亲子关系”的话题成了常态,这样的合作我们持续了很多年。再后来,李老师和杨凤池老师经常出现在CCTV的《心理访谈》节目里,他更红了,那时候全国上下但凡对心理学稍有兴趣的人,无人不知李子勋。
每次他在电台门口等我给他开直播间的条子,都会被大门口的观众和听众认出来,然后把他团团围住,于是我只好拨开重重人群的包围(主要是中年女性的包围),把李老师“捞”出来,带进电台的大楼里。那时我戏称他为“中年妇女杀手”……
后来我自己也上了“中德班”,学了心理治疗。有时候我自己的情感遇到状况,就会把李老师当成我的“心理督导师”,他总会一阵见血的指出我的问题,还说“你呀,就是太独了,人不能没有边界,但是边界感太强也会是个问题,不过……哈哈我也是。”
在电台的最后一次见面,是李老师要出版国内的第一本亲子关系的著作,找到我说需要一些自己的节目作参考,我把他跟我做过的一部分节目翻录成盒式录音带,望着他拎着整整五六个大塑料袋的盒式录音带的背影消失在中央台的大门口,藏青色格子衬衫、步履潇洒而矫健,那个画面我至今记得,那时,也是阳光明丽的秋天。
再后来,除了逢年过节的彼此的问候,我们很少再见面,据说他身体不太好,因此除了在全国各地教授心理课程、培养后现代心理治疗学派的心理咨询师之外,他几乎不参与任何的社交和应酬。
某一年时尚集团举办活动,我们又见面,他第一句话就说:“这么多年,青音啊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言语间像是问候一个他眼看着长大的小姑娘一般。直到今年五月,我邀请他为我们的“Better更好学院”录制网络课程,我们在一间茶馆见面时,他也是这么说“青音啊一点没变!”
那天,录完课程之后,李老师又跟我聊了很多,他鼓励了我现在正在创业的项目,他认为心理学对大众的普及就是应该高开低走,我们的“大专家解决小问题”的路子始终是对的,心理学人就应该去做大众听得懂的话题和内容,而不是去比流派、比专业的把自己端起来。
后来我们还聊了很多这些年彼此的近况,他说他对网络知识付费还不了解,我们于是约好回头一起喝下午茶,好好聊聊。临走时,我们两个原本内心都很“独”的人,突然提议说“要不要拥抱一下?”于是我们俩乐哈哈的拥抱了一下,对彼此说了一声“保重保重啊,来日方长”……令我完全不曾想到的是,那一刻竟是永别。
今天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得知,李子勋老师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还在江浙出差,还在给自己的学生讲心理课……
他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没有他和众多的心理学大师们在媒体上多年来普及心理学知识、不断的在全国各地开办讲座、举办培训、花费近二十年的心血为祖国培养心理咨询师,咱们中国的老百姓们对心理学的了解,不会进步这么快! 据说,今天在网上,已经有百万人自发的为李老师追思和送别。
灵柩里的李子勋老师面容安详平和——他这一生,真的值得!
人这一辈子到底图什么呢?
每一个参加过亲友葬礼回来的人,都会生出这样“人生何来”的追问吧。那个地方,我们每个人终有一天也都会去,既然一切终成烟成灰,那我们又为什么而活?
有的人为了情而活,一辈子在情海里苦苦挣扎着浮浮沉沉而不得心安,始终参不透。其实这世间种种情分不过都是缘分罢了,有些情尽了但缘还在,有些缘尽了但情未了,都是苦楚。善缘还是孽缘,不过是自己一念之间;
有的人为了钱而活,从谋生存到谋事业,一路打拼一生不甘,不想让自己活的没有价值,更不愿意自己在别人眼里被看做没有价值,争天争地,其实到头来只不过是争得自己对自己足够的认可;平凡如你我,这些活法其实都没有错!因为生命本来就是毫无意义的,所谓意义,都是我们自己赋予的。
不过,在今天李子勋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我似乎明白了人为何要善良的道理——假如人的生命如流星一般划过,我们能为这世间留下的能被人记住的光芒,就只有你向这世界和这世界里你爱过的人们奉献的赤诚和善意而已。临了,还有人念及你曾经的“好”,这已经是此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李老师曾分享过他生命中的高峰体验,他说是在一次仰望星空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仿佛消失了,融化在了茫茫宇宙里,那一刻,他明白了生命本身。
“生命一定会来,又一定会走,从不停止亦不重复,它存在着,同时亦不存在。”——李子勋“当一个人离世的时候,他不会后悔自己做过什么,因为做过就是生命的获得,他只会后悔哪些该做而未曾去做的事情,因为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获得了……”——李子勋《你在为谁而活》
放给大家听的最后这段音频是李老师在今年7月份为了帮我推广课程而录制的一段音频,我们再一起听听他的声音。
君子人如玉,从此这世间再无李子勋。
李老师,我们都怀念您,天堂路远,您一路走好,多多保重!
谨以此篇献给我国著名心理专家李子勋老师和所有为了中国人能生活的更加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心理学大师、学者、专家和心理学工作者们,向你们深深致敬!
>>>相关链接
网友老涓的悼念:不必告别,只需传承
李子勋离开了。
如果你不知道李子勋是谁,就不必再知道他是谁。
如果你知道他是谁,你就会懂得,当我听到他离开时的那份复杂难言的感觉。
愕然,惋惜,接受。
李子勋是很多人走上心灵探索之路的启蒙者,我买了他所有的书,我读他所有的专栏文章——他孜孜不倦的教着我如何更好的爱,从无不耐,从无焦急。
他的履历,其实不必多赘述,响当当硬挺挺的业内大咖——然而,他却那么好看,好看得不像一个大咖。他的好看里,没有太多的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没有太多的志得意满踌躇满志,他就是总是那样儒雅的微笑着,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干干净净。
每次翻开他的书,或者看到他的专栏,都会静静地看一会儿他的照片,这个小小的仪式,会让我的心很安宁,会让我接下来的阅读仿佛带着他的声音和气息。
李老师的文字、声音、神态,都在传达着他的身份: 他真正懂得心灵深处的风景,却绝不贸然窥探,他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他离开了。那么突然。
还有好几本他的书,在书架上等着我翻开,始终心心念念惦记着他文字的味道。我还在期待也许有一天能够面对面向他讨教,汲取他身上温暖慈悲的力量——我甚至觉得这一定会成为现实,在不久的将来。
然而,从未在任何媒体听到关于李子勋老师身体的消息,然后,李老师就直接不告而别。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消化了好一阵子也不知如何表达,我甚至突然身体不舒服。
暂停了备课,坐在课前休息的教室里,我想好好怀想一下这位素未谋面却对我意义深远的老师。
李老师,你不认得许多人,这许多人却记得你,这就是爱的力量。
心理学这门学问,正是因为有您这样的老师,才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心理学中最深的力量是“爱和接纳”,才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慢慢敢于正视自己,探索自己,调整自己;才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入学习、传播、分享心理学,开始用这门学问爱自己,爱别人,爱世界。
惟愿自己能不停精进,身心修为,成为更慈悲舒缓的自己,成为像您一样的传播分享者。
比起十几年前初读您,我有所成长。我会用另一种深度和角度重读您的书,我会试着重新体会您之后再解读一次,分享给有需要的人,我会做更多与您方向一致的事情。
也许,这是您留给我们最后爱的教育——
爱,传承就好,不必告别。
思及此,我内心怆然褪去,浮现安然,拿起保温杯,走向户外秋日午后的阳光,和那些等待我的生命们。
李子勋语录
我们真的需要改变一下对待生命的态度,珍惜每一个当下,但不要轻易去评价曾经度过的时光,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今天去评价昨天从来都不是客观的。
相信所有的过去你都做了正确的选择,相信所有的今天你都在珍惜,还要相信所有的明天你都会竭尽全力去努力,那么你的生命就会一直是充实而愉悦的。
by 《人生困境整理术》
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感受等同于别人的感受,这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困境的另一个原因。
人不知道自己是谁,能理解的只是自己的一部分,这跟年龄与经历有关,跟审美与价值取向有关,也与所处的情境有关。
我经常嘲笑那些追求“自我成长”的朋友们,其实你并不是成长了,而是知道了你不知道的自己,那些东西本来就在你的生命中,你只是重组了你的内心现实。
那些看起来让人害怕的人,恰恰可能是内心怯懦的人;那些看起来不想惹麻烦的人,内心恰好是非常笃定的人。
生命永远是一个人的孤独。
by 《你在为谁而活》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