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家校关系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难解的结,很多看似芝麻绿豆大的事,后来都能发酵成引发不小关注的“新闻”。
不久前,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在朋友圈发了短文“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捍卫教师应有的尊严”,公开怼了家长。原来,有个别家长提出,学校必须更换某位教师,同时安排由另一位教师来执教某个班。林校长态度鲜明:“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不能因为某个家长的判断或家长认为要更换某个教师,学校就可以随意更换的。”
(事实上,学校安排教师总是寻求一种平衡,一个班数学老师相对年轻,但语文和英语就会强一些;另一班数学老师是名师,英语可能会安排经验略微欠缺的老师。但家长只会想,语文英语老师挺好,为啥数学老师不是年级组长,一定有问题。
更有家长总结称“三种老师绝对不能要:失恋的不能要,离婚的不能要,早更的不能要,生二胎更不能要”,因为这样的老师“都是对孩子成长不利的老师”。有的家长甚至会打市长热线、集体谈判,逼学校更改人事任命。)
强势提要求的家长遇到坚持立场的校长,这种强强对抗,只是现今家校“交锋”的一种模式而已。
与这种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另一种“柔情”模式:老师被来自家长群的各种赞美甚至阿谀奉承烦到不行。平时随便发个通知,家长就开始纷纷点赞,老师立刻陷入一片“鲜花和大拇指广场”……不过,要是认真问问那些总是忙着给老师的点赞的家长,究竟是真觉得老师辛苦而心存敬意,还是别有所图?最后得到的回答多半是:“一切为了孩子”。家长们的思路十分明确:“老师,我对你这么殷勤,你好意思不关照我孩子吗?”
仔细分析,不管是对学校的一切事物锱铢必较的家长,还是刻意迎合奉承老师的家长,他们的“面孔”虽有冷有热,有的咄咄逼人,有的彬彬有礼,其实一双双太过关注孩子的眼睛里,投射出的是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和不尊重——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不少老师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和过去新学期开学校园一片祥和不同,现在的开学季,时不时就会变成家校矛盾引爆的高发期。孩子的任课老师突然换了、座位调整了,甚至是班干部的选举、学校升旗手和班级值日生的安排……不少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只要新学期迎来一点变数,就会收到个别家长的提议和投诉。有些家长稍有不称心,就会找学校,找老师,急于替孩子“维权”。
不得不说,部分家长对于学校事务的过度干涉,那些十分个体化的要求,其实已经超出了“为了孩子”的简单愿望,一条条貌似维护孩子正当权益的诉求,都是家长在代替孩子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很多时候,这种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也同时是在侵占别人利益。就如一个蛋糕切两半,你拿了大的一块,势必把小的那块留给别人。而如今紧张的家校关系之所以让人感到酸楚,是因为有不少家长以爱的名义,裹挟了自己的自私自利。直白地讲,这些家长们是把“精致的利己主义”——那种成年人在职场上的“丛林生存法则”,粗暴地搬到了学校的校园和课堂,为家校关系出了一道道棘手难题。
对学生来说,进入学校本来意味着适应集体生活。个人如何融入集体的大家庭;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应该如何正确选择,继而懂得宽容谦让是一种美德,感悟“有时吃亏也是福”……其实,比起具体知识点的学习和一轮轮考试,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意义是给一个人带来的精神层面的成长。
但现在,由于很多孩子身后都站着家长、都有一双双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甚至是学校食堂给孩子吃什么样的午饭、排练节目时穿什么衣服好看,都要被家长拿来直接和学生的利益挂钩、加以衡量。
在这样的高压下,始终要面对家长质疑和审视目光的老师们,开展工作起来势必也战战兢兢,顾虑重重。教师们对教育的热情,对因材施教理念的坚守,或许都会在家长一声声出于“教育公平”的拷问和质疑声中消解。无需多言,紧张的家校关系下,最后受伤的肯定是孩子。
人生在世,入世生活,遭遇不如意之事再所难免。当自身利益遭受损失时该如何自处,当利他和利己这对矛盾该如何拿捏,本来就是一种人生必须习得的智慧。但现在,很多孩子被“直升机父母”包围,他们在学校遭遇的每件小事,到了父母眼睛里都是要拿着“公平”尺子加以衡量得失的大事,试问,在如此家庭氛围中生活的孩子,怎会不染上精致利己的病?!
曾有俗语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在很多教育者眼里,家校关系之所以如此重要,其中有一个基本考量: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方能春风化雨,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助力。而如果学校的正面教育如果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很容易打折扣;若学校教育遭遇的是家庭的反向教育,那不仅助力消失,很可能还会变成孩子成长的阻力。
但愿每个家长在护犊之余,都有一份清醒的自省:对孩子的关注,是爱;而过度的关注和僭越,则是不折不扣的害!
【延伸阅读】
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捍卫教师应有的尊严
——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发在朋友圈的短文
我校的教师,是经过专家评审并录用的优秀教师,或有潜质的年青教师。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不能因为某个家长的判断或家长认为要更换某个教师,学校就可以随意更换的。
一个教师的专业优秀,并不意味着他必须时时优秀、事事优秀、样样优秀、所有人都觉得他优秀。对于教师的具体的教学方法、策略、过程行为,需要有哪些地方应当作些改善的,欢迎家长提意见和建议,教师也会采纳合理化的建议,并不断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向着更加卓越的方向发展。
我校建立了严格的督导和教师评价机制,全面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经常邀请校外专家进校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及时吸收家长、学生的信息,对于专业退步的教师,学校会提出警告、帮其改进或预以解聘。
经过上学期的考核考评,目前在任的教师,都已达到学校的专业标准。
个别家长不满意的某个教师,经教育教学专家再次复评,仍然认为该教师符合学校标准,同时学校会继续关注该教师的工作,包括进一步了解情况、严格跟踪教学,广泛听取意见以及其他响应。
学校不能仅凭某些家长的观点、意见,就可以随意调整教师的。学校如果仅凭“某点、某些不满意”立即临时调整教师,整个学校的秩序就会大乱,最后伤害的还是学生的发展。
一所专业学校的成熟度,首先表现在它的专业自尊和自信,以及基于学校现实的判断力,选择一所学校应该信任这所学校。家校形成“合金”,孩子的教育才能获得更大更多的成功。
感谢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有些问题可以讨论,有些建议可以采纳,但是,个别家长提出必须更换某个教师的请求,或必须由某个教师来执教某个班的要求,学校不予采纳。
无论如何,“依法办学,尊重教师依法执教”的态度,是一所学校的办学底线,办学者必须要像捍卫自己的生命一样,坚定地加以捍卫。
【新闻回看】家长的权利边界,到底应该划在何处?
新学期开学首月,两则新闻火爆朋友圈。一则是北京一校长公开发文怒怼家长“老师不是随便换的”;另一则是江西樟树市教育局发文让家长参与中小学生“阳光排位”,以保证座位安排的“公平”。这两则新闻引发了社会对于“家长权利入侵学校”的讨论。
班主任要结婚家长联名要求换老师
教师节过后,北外附校部分家长要求校方更换某位老师,同时指定另一老师执教该班,为此,校长林卫民在朋友圈发表了一篇名为 《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捍卫教师应有的尊严》的短文,公开回应家长要求。文中,林卫民明确表示 “学校不能仅凭某些家长的观点、意见,就随意调整教师。 ”“学校如果仅凭‘某点、某些’不满意立即临时调整教师,整个学校的秩序就会大乱,最后伤害的还是学生的发展。”该文一出,众多中小学校长和老师纷纷转发。
“每次任课老师的调整,一定会有家长有意见,作为学校我们也很无奈。”一小学校长向记者抱怨,她就曾遭遇过家长们联名上门“谈判”,要求学校更换班主任的情况,而更换的理由听上去匪夷所思——有家长打听到这个老师婚期将近。在家长们的想象中,班主任结婚后很快会生子,生子后会休产假,产假期间就会有老师临时顶岗,结束产假后心思也会分散,对自己孩子的成长将会不利。听到家长们的说法,这名校长觉得很无奈:“家长质问学校,这个老师很快要结婚了,对于这一点,为什么没有提前告知他们。老师也是人,难道学校要阻止老师结婚? ”另一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我们有个英语老师特别优秀,原来三个班抢她,后来听说她暑假怀孕了,家长又纷纷表示不能给自己班安排这个老师。 ”为了让学校更改人事任命方案,有的家长甚至会采用打市长热线、集体谈判等办法,逼学校就范。
蔬菜和大米要有机家长关注的越来越多
“三种老师绝对不能要,失恋的不能要,离婚的不能要,早更的不能要,当然,生二胎更不能要。”家长赵女士坦言,自己对执教老师的选择无可厚非,因为在这几种情况下,老师的状态无疑会影响整个班级和每个孩子的发展,所以她不能容忍这样的老师教自己的孩子。记者采访多名家长发现,除了教师人事安排,班主任日常管理、新学期班级排位、学校社会实践安排、各项学生评比、食堂安全事项甚至学校校舍安排,都会成为家长与校方角力的“战场”。
“之前我们组织家长们考察学校食堂和午餐,家委会中就有家长提出,食堂的蔬菜和大米不是有机的,希望可以替换成有机的,对孩子们更健康。课间加餐的面包和饼干也是统一采购的,担心有防腐剂,希望厨师可以每日制作。”一民办学校老师向记者透露,就是因为家长们的要求,学校专门采购了大批的糕点模具,每天换着花样做面点,以平息家长们的投诉。在另一所初中学校,家长们对学生餐具消毒问题产生了分歧,部分家长希望学校可以统一提供筷子和勺子,每天与餐盘一起统一消毒;另一部分家长则表示,自己孩子有洁癖,不愿意跟其他学生混用餐具,希望使用自己专门采购的餐具。一个小小的筷子、勺子问题,因为家长意见不统一,让学校迟迟难以下决策。
老师疲于应对“个别家长”
“家长对于学校的上心,很多时候局限在自己孩子个体层面上,没有理智处理和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这样对孩子成长、对学校发展都非常不利。 ”一名校长告诉记者,老师的精力应该放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上,家长的意见应该考虑,但在一些学校,老师三到四成的精力花在应对家长上,严重干扰老师的教学和管理。
以每学年最重要的人事安排为例,“学校需要统筹考虑学生利益、班级延续性、教师专业发展、班子整体配比,这样出来的最后方案,一定是对学生对老师对级部搭配相对合理的最佳方案,但对单个班级和单个学生来说,肯定做不到绝对公平科学。”该校长表示,以家长们最欢迎的年级组长、市教学能手为例,每个年级每个学科名师就那么几个,无论分配给哪个班级,总会有其他班家长有意见。 “一个班数学老师相对年轻,但语文和英语就会强一些;另一班数学老师是名师,英语可能会安排经验略微欠缺的老师。但家长不会考虑到这些,他们只会想,语文英语老师挺好,为啥数学老师不是年级组长,一定有问题。 ”(注:新闻链接综合自网络)
作者:首席记者 樊丽萍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