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小东表演朗读和解析诗词。
“大家好,我是小东,我给大家背一首朱熹的《观书有感》吧。”在今天举行的2018年浦东新区科普诗词大会开幕式上,一个圆头圆脑的诗词机器人的朗诵掀起了现场的高潮,虽然和人相比他的朗读还略显羞涩,但他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却并不逊于人类。
作为2018年浦东新区“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本次大会共有来自长三角160所中小学组队参加。线下赛区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所有活动将在接下来两个月时间内渐次展开,并于11月下旬决出“状元”“榜眼”“探花”等最终优胜队伍。大会还特设面向全社会的线上趣味活动,旨在更广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普及科学知识。
浦东新区教育局副局长郁时炼介绍,作为纯公益的课外文化和科普活动,大会以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课程大纲的古诗词为主,辅以中华优秀传统诗词及科普知识,正是旨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人文情怀与科学素养。
诗词和科普,一古一今,一中一洋,它们怎么会联系在一起?浦东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顾兵说,诗歌是人对世界的感悟,科学是人对世界的理解,而在人与世界的联系中,感悟和理解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好的诗歌都包含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所谓诗词科普,事实上是跳出对古诗词的死记硬背,进入当时的情境中去理解诗词。大会创新性的总结了诗歌与科学相互关系的五种情况。一是诗歌体现了科学的常识,比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气温与海拔的关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态循环;二是诗歌中蕴含着当时人们并不清楚的科学道理,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体现的是季风的海陆差异;三是诗歌之问也是科学之问,比如屈原《天问》中提到的“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辛弃疾《木兰花慢》“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都是天文学的问题,可以启发人对宇宙的思考;四是只有用科学知识才能解释诗歌,比如要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就要知道唐代长江水质非常清澈,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五是用科学来解释诗歌会别有洞天、趣味横生,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中国的现象,美国就没有春雨,这是因为中美的地形差异特征所决定的。
诗词科普大会围绕着这五个方面,覆盖了天文、地理、气候、光学、数学、力学、声学等自然科学的很多方面,有效地在诗歌和科学方面搭起了一座桥梁,为科普进校园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比如朗朗上口的“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含有科学道理,你知道吗?
作者:沈湫莎
图片:主办方 提供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