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澎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的配套活动之一,中英基础教育论坛昨天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以“加强中英合作提升教育质量”为主题,中英双方的官员、学者、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了论坛。如何面向未来、在交流中了解各自优势和挑战、推动基础教育发展、让每个年轻人获得更好的教育,成为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
中英教育合作交流,给双方教师打开了一扇窗
“两年前在上海的交流和今年的中英人文交流活动,使我们对双方教育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昨天的论坛上,英国的中学校长克里斯托弗·大卫·戈德感触很深。
克里斯托弗所在的学校既有上海来的老师,也派出了老师到上海来交流。学生们上过上海老师的课后最大的感受是:“中国老师教数学和我们老师的思路完全不同,但是很有帮助。”在克里斯托弗看来,上海的老师每人都只教一门课,因此可以在一门课程上深入研究,而他们的老师每周花30小时上12门不同的课,因此教学的深入程度并不能令人满意,但优点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很长,因此有更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昨天论坛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民选给出的调查数据也很能说明这一点,中国老师每周花15个小时在课堂教学上,而且是同一门课程,但是他们其余的时间都花在教研活动上,这也许是中英两国教师的差异。
而另一位英国中学教师也表示:“在上海交流时,看到上海老师在数学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的步骤,很惊叹。但是英国师生关系与中国师生关系并不完全相同。如果两者能够结合起来,那会给两国的教育都带来好处。”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也说:“英国的教育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比如,他们的老师也许对学业的关注不如我们,但是他们对每个孩子都很关注。数学教育是如此,在其他方面也同样如此。”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世界都在聚焦的课题
进入21世纪,教育成为各国政府聚焦的课题,不少国家政府推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英国引入了上海教育模式;中国也在进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并且在上海和浙江两地试行新高考制度,希望能够引导基础教育的改革。
昨天的论坛上,中英两国教育界的学者们都提出,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会给年轻人带来新的机遇,但是也需要教育界有高度的智慧来应对。
英国教育国务大臣兼妇女及平等事务部长贾斯蒂·格里宁说,在过去几年中,英国政府针对基础教育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希望推动数百万学生在语言、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等众多学科中打下扎实的基础,获得进步的机会,其中包括推进一系列措施,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教师队伍等。
“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既有民族心,又能够走向全世界,并且还有终身发展能力的全球化人才。”钟秉林说:“互联网时代,基础教育改革还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多研究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最新的技术引入学生的学习。”
在英国的中学校长艾伦·格雷看来,中国和英国的教育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在短时间内要对教育进行变革,快速提升教育质量,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又要突破现有的体制约束或是要与现有的体制契合,这需要教育界所有人有效地应对。张民选介绍的上海的教师和校长的阶梯培养制度令人羡慕。艾伦·格雷说:“上海市政府有前瞻性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教育界的领导人,上海关注教师40年的职业发展,通过教师发展政策体系,让他们不会‘提前’掉队,对我们很有启示。因为英国现在已经有65%的校长超过了45岁,希望能够吸取中国的教师培养经验。”
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关注焦点
在过去几年中,上海与英国互派了两批数学教师,今年第三批英国数学老师来到上海交流。几乎每一批中国老师回来后,最大的感触都是英国中小学的教学技术非常先进。论坛上,英国国家卓越数学教学中心中学部主任卡罗·奈特兹介绍了“英国基础教育中的ICT(信息技术)”,展示了英国数学老师如何通过软件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如何通过图形变换帮助学生在代数和几何之间建立起概念的联系。这引起了中国老师的极大兴趣。
“很多中国老师关注的ICT技术的关键,其实不是软件。而是老师在制作这些教学软件时,必须思考清楚,他们的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理解的困难,以及哪些很难解释的问题可以通过新技术来展示。”卡罗·奈特兹举了个例子,比如在中小学生的统计课程中,标准、误差这类概念要解释清楚并不容易,但是将社区发展的大数据列入图表,通过真实的数据比较,可以使得学生理解统计概念,而标准、误差这类概念就更容易解释了。
上海的学者也表示,未来将引入更多的新技术,“也许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如何用得最好,但是开放的心态总是存在于上海的教育之中,从而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