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叶
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最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感知感觉经验,包括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及一系列的运动来获得发展。
因此在幼儿园里,除了吃喝拉撒,孩子们的很多“小事”其实并不小。他们正是在我们所认为的那些小事中逐渐发展了自己的情绪、对世界的认知。
在幼儿园这个多元化的环境生活,孩子会更容易接纳和理解不同的人。所以,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和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相比,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着非常多的受益之处。让我们跟着这位曾在美国的托儿所里担任园长助理的教育学者,看看幼儿园里孩子、老师和家长都有些什么样的互动。
幼儿之间也有交流,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发泄情绪压力
幼儿都是通过身体来获取知识———用手比用耳朵学到的更多,动手比动脑获取的知识更多。这些知识都是通过亲自触摸、放到口里尝试、不断探索等形式获取。
孩子情绪的发展也是通过整个身体来获得的,比如,他们通过与他人的分开,来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幼儿的探索玩耍主要是独立的活动,自己玩或与别人在同一个地方玩(平衡式玩耍,不是有交往式的游戏),他们有自己的方式和身体语言,但不能与别人一起玩或分享同一玩具,他们也不怎么适应集体的、被动的活动。
幼儿从出生就开始有目的地表达情感,而且这还有助于他们发泄压力。以13~36个月的幼儿为例,他们要发泄自己的情绪压力,往往通过哭、大发脾气、咬人、踢人、大叫大闹,寻找令他安慰的人和物件,或者躲开人群独处一会儿。
有时他们有自我调节能力,比如:吮吸手指,拿着自己喜欢的物件。另外,他们还在学习并发展“自我形象”这一概念,比如:对自己所有的物件有强烈的拥有权。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能分享,也不能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但是,他们会逐渐出现同情心。
孩子有时候会因得不到一样东西而哭泣。哭泣是帮助孩子减低压力的一种体能运动,研究表示,当孩子们对感情发泄的需要受到重视及被接纳时,他们会对学习新的东西更有热情,无论什么年纪,哭泣是因为人们的需要,而不是他们被宠坏了或未成熟。
很多时候,孩子是利用各种小事来发泄长时间在压力及忧虑之下积累的气氛或悲伤。他们发泄完了,自己会停下来,哭完后通常有一种舒缓、心情平静的感觉。
孩子们之间也有语言沟通。一次,我看到一群还站不稳的小班孩子用单音节发声在讨论,场面甚为热闹,每个人的站姿不同,表情不同。一个男孩指指远处的孩子,说,“哒哒。”他身边的一个马上点点头,接口,“哒哒哒。”对面的一个男孩看到了,挥挥手发出“啊———”,手落下,正好碰到边上女孩头上,那女孩马上变脸,“呜……”,挥手的男孩歉意地用手胡乱摸了摸她的头发,对面的男孩们咧开嘴笑了。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个男孩管不住自己,动手去抓打边上的一个女孩,当女孩哇哇大叫时,那男孩知道自己错了,马上用手去揉揉女孩的头,女孩的头发被揉乱了,可是,还挂着眼泪的脸上却已经开始笑嘻嘻了。
幼儿园的孩子每天都需要户外活动,去超市也是他们的户外活动。
每天,学校都有规定的时间到室外活动,小班的幼儿由老师一个个抱出去,放在室外的垫子上,晒半小时太阳,老师帮助孩子活动手脚,做被动操。室外一般有个沙坑,给中班和大班孩子玩,上下午各一小时,小班的孩子还不懂事,会将沙子放到嘴里吃下去。
有的学校还组织孩子到公园玩,一般中班和大班的小朋友才可以出去,一周三次,带球去草地上玩。周五则常常是野餐,有时还会邀请家长出席。出门时需要“全副武装”———每个孩子穿好托儿所的统一校服,一般是颜色鲜艳的背心,通常是黄色,套在自己的衣服外面。学校有个类似公园的电动小火车那样长度的铰链车,孩子们坐进去后,由两位老师前拉后推地行进。
室外活动还包括逛超市,让孩子们认识食物,也成了室外活动的另一项内容。
有时,老师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在孩子身边担任支援性的游戏伙伴———做孩子的助手,让孩子决定游戏的规则和指挥游戏的进行,并让他编制自己的故事。这样做可以加强孩子的自省,并且肯定其自我能力,给孩子一种“我有影响力”的感觉。在依照孩子的指引时,可将他的游戏主体加以延伸和扩展,提供一些支援性但不是干涉性的评论,帮助孩子表达他的思想感情。
不过,发问时也有讲究,要注意刺激孩子的创造力,如果孩子户外活动时的游戏是玩撞车,老师们不应问:“为什么这些车相撞?”而是要问:“这些车子充满力度,开得很快,他们要赶着去什么地方?”这一类的问题。
老师们在尽心尽责看护孩子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他们在游戏中对事物的反应和参与,并挑典型的事情拍照,利用孩子睡觉时间,给照片配上文字,由学校负责人编辑打印,每季度出报纸给家长看,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报纸上的情况介绍必须顾及每个孩子,一幅图片配一段文字说明,除了让家长知道照片里的孩子在干什么,还要写上孩子所做的事,是利于大肌肉发展,还是社交能力的培养等等,下面署上带这几个孩子的老师名字。
老师最紧张的是看到那些惹事的孩子聚在一起
家长大多数是通情达理的,但也有比较蛮横的,如果接孩子时,看到孩子皮肤上有碰撞过的红块,也会不问青红皂白就责怪老师,抱着孩子一副心痛之极的样子;还有的妈妈会因此而哭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赖在地上耍无赖。碰到类似情况,老师就要跟家长解释清楚原因,并告诉家长老师们已经采取了哪种措施,孩子情况如何等。
而老师看到几个孩子聚集在一起时,通常是非常紧张的,就怕万一哪个孩子动手拍了边上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的皮肉又特别嫩,一碰就一条红痕。有的孩子特别喜欢惹事,那老师就更紧张了,其实孩子有时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罢了。
接送孩子也有要求,上午7:30开始家长送孩子来,早班老师已经准备妥,换上制服,把前天晚班老师下班前消好毒的玩具摆放到固定位置,准备迎接孩子。从家长手里接过孩子时,要将小脸朝自己,让家长放心,孩子在学校很安全;下午6:00之前,家长陆续来接孩子,有的家长2点多就来接,有的则要到6点。
有时家长会打电话来,告诉学校负责人,自己因故不能准时来接孩子;如果家长要提前接孩子,去看病,或参加其他什么活动,也会提前打电话给学校负责人,再由负责人转告带班的老师。家长来接孩子时,除了必须由专门负责的老师从监控里察看,确定是孩子的父母或是其他长辈才开门以外,还必须隔着教室门口的栏杆签字,写明究竟是哪个孩子已经被接走。老师要将孩子的脸向外抱着给家长,让家长看到孩子快乐的样子,然后告诉家长孩子当天的生活状况,包括要“点评”当天家长带来的辅食。有的老师还会根据经验提出调整食物的建议。晚班老师下班前要清洁地板,消毒,将全部的玩具消毒,因为孩子每天会将玩具放在嘴里咬,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碰到6点还没来接孩子的家长,老师还会加班,继续陪孩子玩。
每年学校还会组织一次家长孩子老师共同参与的游园会,一般在公园里,学校准备自助餐,进行布置,还会租借充气玩具,放音乐,请专业的人来表演吹肥皂泡等,让孩子们娱乐。家长们带着孩子,携着野餐用的地毯,有的自己还带食物和几个孩子,还有祖父母一同前来的。碰到孩子生日,有的家长还特别带来蛋糕,小朋友们一起吹蜡烛,分享蛋糕,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