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艳
今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向全球播放最新录制的中国教师在英国课堂的纪录片,引发了关于中英教育价值、教学理念差异的讨论。那么西方式教育理念进入我国课堂,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欧洲的教师到上海的学校进行教学,又会让中国学生有怎样的变化和感触呢?
去年2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送来四位年轻又阳光的教育硕士进入上海的曹杨二中进行为期45天的实践实习。上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又送来三位有活力的教育硕士,再次尝试在中国课堂试验他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德国“老师”认为兴趣比教学计划更重要
这些德国的“未来教师”对中国教育和中国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眼里中国的中学生“勤奋刻苦并不缺乏创造力,但他们缺少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实在太用功,从早上7点开始,每天学习到晚上11点。”他们也领略了中国学生擅长考试、数学测验时解题速度很快,德语测验时语法单词掌握扎实。在德国实习生眼里,中国教师思想开放、彼此之间相互借鉴,乐于分享各自的想法,而德国的老师在这方面就显得相对保守。
这些实习生还在中国课堂实践了“德国式教育”。不同于“中国式教育”概念,很难给“德国式教育”下定义,德国教师会给予德国学生更多尝试、探索、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表达。
最明显的感受是,当我们走进由这些德国“教师”主持的课堂教学中时,有很明显的感觉,中国学生从害羞到大胆,从沉默到活跃。
究其原因,德国实习生为学生在学习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游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尽管有时下课铃声响起,他们没有完成教学内容,但是学生仍然会充满兴趣地继续积极参与下去。对于这些德国实习生来说,帮助学生破除理解上的障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比按计划完成教学内容更为重要。
中国“老师”认为德国“老师”根本没完成教学任务
不久前,华东师范大学与德国一所高校的数学教育教授为双方的“未来教师”带教指导,几名教育硕士联合开设数学教学设计课程,参与课程的学生们在课程中以“建筑与数学”为主题,合作设计教学项目。
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体验如何从建筑中提炼出与学校数学相关的数学问题;体会作为国际语言的“数学”的跨文化意义;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差异。
中德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由2名德国学生和2-3名中国学生组成。双方学生合作开展教学设计,准备具体实施的教学方案。
讨论发现,德国教育硕士擅长设计开放的数学任务,而中国教育硕士则更加注重数学内容的难度,设计的往往是数学难度较大的封闭性任务。
在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课的讨论中,双方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
德国“老师”坚持通过有情境创设或者活动设计,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以海报形式呈现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国“老师”则担心学习效果,坚持控制情境导入时间,然后以规范的“例题-习题-课堂测试”实施教学。
最终以德国教育硕士为主在上海某小学四年级组织一节数学课。
对中国数学课堂教学来说,这并不是一种普遍的教学形式,但小学生们却学习热情高涨地专注于这类数学探究式学习。从学生提交的作品来看,学生关注的学习过程的体验,并不注重学习结果的质量,他们花的大部分时间是画铁塔,编故事,而不是关注数学内涵。
事后的调查中,德国与中国教育硕士对这节课有不同的评价——德国教育硕士满意这节课,因为他们更关注学生的活动;而中国师范生则认为这节课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因为他们担心学生是否学到相关的数学知识或技能。
正是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或合作,让习惯于各自教学文化的未来教师直接体验差异,进而认识并理解差异:中国的“未来教师”为学生设计课堂教学时,更注重数学内容的难度和复杂性,思考如何设计数学练习题,哪些数学内容需要学习等。而德国的“未来教师”更注重设计教学问题,思考如何向学生提问等,以促进有效教学。
德国的“未来教师”认为:“中国同伴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是教师导向的数学教学。”他们同样对于中国孩子的课堂纪律以及大量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感到惊讶,并直接感受在中国课堂实施“做中学”的难度。
这样的实践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跨国教学与实习中教学文化碰撞的意义,有助于辩证地思考教学文化的利与弊,而不是简单地在国外开设“中国学校”,或者将所谓先进的国外教育理念应用于中国课堂。(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