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课堂》才播出第一集,昨天,英国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围绕到底英国教育好,还是中国教育好,讨论得不可开交。有评论甚至调侃,“课堂被中国老师占领了,英国佬要夺回课堂”。
英国人希望来华“取经”教育
BBC这次的实验并不出人意料。最近这两年,英国向中国教育“取经”的步子越迈越大。从去年英国教育大臣访华,到去年年底启动请中国数学老师到英国“支教”,再到今年春天有消息称英国计划引进中国的数学教辅材料《一课一练》。
这一切与英国近年来的青少年学科素养表现“低迷”密切相关。在最近连续几次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计划(简称PISA测试)中,英国学生的阅读和数学素养都在垫底位置。于是,英国人把目光投向多次在数学上排名第一的中国上海地区。
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别方法令英国人感觉神奇。比如,英国政府今年年初希望推行一项政策:让英国的小学生们背诵中国的“九九乘法口诀表”。消息一出,英国人对此讨论热烈,以至于在英国首相卡梅伦出席一项活动时,有一名电视台记者问他:“你是凭什么样的信心,认为你的这个政策一定会成功?我想要问你的问题是……9乘以8等于多少?”首相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问懵了。
“原来我们的教育官员的数学比我还烂。”当英国人看到中国老师被请到英国,难怪有评论直言,“我们的确需要中国的‘老虎老师’来调教一下。”
被中国老师占领课堂,英国佬要夺回?
不过,英国知识界、教育界并不完全认同“照搬”中国教育。主权意识强烈的英国报纸甚至把这次中国老师“登陆”调侃为一种“占领课堂”。细心的《卫报》评论员注意到BBC在英国校长斯托尔先生赶去查看“中国实验班”进展情况时配以《大逃亡》、《轰炸鲁尔水坝记》(均为描写英国二战场面)的背景音乐,“难不成,中国老师侵略汉普郡,勇敢的英国佬要夺回教室?”《卫报》说道。
也有人对中国老师表示“同情”,“像‘话匣子’苏菲同学,更多兴趣是在嚼口香糖,而不是学习硫酸铜的性质。”有学者这样点评。英国《独立报》则说,“英国博航特中学还是英国最好的综合性中学之一,很难想象,这群中国老师到一个内陆城市的中等中学还会遭遇到什么。”
玩笑归玩笑,更多英国知识分子认为本国教育也有长处。
在王老师领衔的体育课上,为了让孩子们直接体验“中国式体育课”,男生直接跑1000米、女生跑800米,还得根据用时排名。英国“学霸”乔伊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哭了出来——他其他学科都好,就是体育烂。当乔伊哭着鼻子跑上跑道并当众出丑后,英国当地老师霍格小姐温暖地鼓励乔伊:“如果你在体育上不擅长,我敢肯定你一定有擅长的领域。”她是对的。乔伊在邹老师此后的解锁九连环的游戏中,是全班第一个解开九连环,并开始教其他同学怎么解开。“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卫报》说,这是英国教育的闪光点。
“有教无类”,教育更是一种互相借鉴
事实上,博航特中学还是英国最好的中学之一,但为何还会有人在老师上课时化妆、抽风、放空、顶嘴?“不得不承认,即便最差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在他们的淘气中也有自我意识和小聪明。”一名英国记者直言,“杨老师或邹老师的方法在中国肯定很奏效,但我们说的不是教室,而是整个社会语境。一个聪明的厨师,如果只给他土豆和平底锅,他是不会尝试去做点心的。”这个英国记者提到了孔夫子的一句名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从相反角度看,如果让时髦的英国老师去中国给中国学生上课,中国学生也未必适应:“他们会要求学生分组,自我分配学习实践,或许中国学生会一下子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干嘛了。”
教育是一种互相借鉴,或许大家都没有沾沾自喜的必要。英国老师说,不教授什么,鼓励自己发现的过程,实际也在鼓励创新。中国老师说,英国教学有不同的进度,能让不同的孩子都获得最适合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就一套教材,挺得过去就挺,挺不过去就挂”。
教育永远不是比赛,而是一种展示。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