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铨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今年高考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占重要地位的作文将增加选择性——微写作三选一;大作文一改十余年来“独一份”的命题形式,首次变为二选一,其中一个题目为议论类,另一个为记叙、抒情类。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一线教师,我由衷地为这一“增加选择性”的命题思路点赞!这样的作文命题方式下,学生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和题目,写作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而更好地彰显个性和长处,写出好文章来。
回顾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其命题思路似乎遵循着这样一条轨迹:由刚开始倡导“掉书袋”式的“大气作文”、后来一窝蜂的快餐式的“心灵鸡汤”作文,逐步向倡导理性思辨的作文发展。
从纵向看,上海市近6年来的高考作文题,2009年是由郑板桥独具一格的书法谈起,2010年是由丹麦人的钓鱼方式和我国古代孟子说过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的话谈起,2011年是谈谈对“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话的思考,2012年是谈谈“微光”,2013年是谈谈“重要的事情”和“更重要的事情”,以及2014年由“穿越沙漠的自由和不自由”谈起,这些题目无一不与“思辨”有关。
再从横向看,201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浙江的“门与路”、湖北的“山顶上的风景”、江苏的“什么是不朽”、山东的“开窗看问题”、福建的“提起空谷,想到的是悬崖还是栈道桥梁”,以及前面提到的上海的“穿越沙漠的自由和不自由”,也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圈内人所说的要“富有哲理的思辨性”。去年高考后,曾有媒体把这种命题现象称之为“哲气逼人”,我看是毫不为过的。
其实,不少高中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从高一到高三,似乎越大越不会写文章,越大越写不出好文章。在“风水轮流转”而学生又无法选择的命题指挥棒影响下,学生的高考作文也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趋风之作。时而是“悲情”弥漫,时而是“大气”冲天,时而是“鸡汤”泛滥,时而又是“思辨”一统天下。而每一种写作“特色”流行之时,往往又伴随着对前一种“特色”的否定与排斥。
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些年来被不少人诟病的“心灵鸡汤”文章,如确给人温暖和慰藉,劝勉人们励志成才,又何过之有?而一些出自高中生之手的思辨之作亦难能可贵。我们完全不必也不该厚此薄彼,因为,“众花齐放”总比“一花独放”要好。而需要注意的倒是非此即彼、缺乏包容的思维方式对高考作文命题和中学作文教学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再回过头来说说北京高考作文的“变脸”,这一选择性的背后,正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一“变脸”好就好在让擅长议论或记叙、抒情的考生各得其所,各扬其长。而且,这一导向的积极作用或许还不止于考场,还可能会产生有利于作文教学和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的“正能量”,这应该是我们可以期待的。
在刚得知北京高考作文将要“变脸”的消息后,我也曾有过一些担心:由于作文命题的特殊性,两个题目的“难度系数”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会不会影响高考的公平公正?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考生如果能根据自身情况对此作出有利于自己发挥和成功的选择,不也正是一种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吗?而这一能力对高考作文的影响,恰恰是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当然,对于命题者来说,应该力求两个题目的难度基本一致,这也是命题中的应有之义。
为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的“二选一”所体现的选择性点赞,并不排斥其他命题形式。就选择性而言,上海早些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不少就是既能以议论为主,也能以记叙、抒情为主的。只是最近几年的题目,考生似乎只能走“思辨”一条路了。
由于高考作文命题要求绝对保密,就这一点而言,也可以说其具有“封闭性”,但我们的心胸应该是“开放”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坚持和完善自身特色的同时,学习兄弟省市的长处为我所用,是上海语文界应该具有的气度和境界。
(作者为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