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芬兰访问期间,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领导学院的主任米伽多次表达了他的隐忧,芬兰政府对于基础教育重视还不够。但是我们在芬兰学习的三周期间,芬兰中小学的独特做法还是让我们有了特别的思考。
从他们中小学的做法中,可以折射出我们国内现在教育的问题——我们都在按照成人社会的既定模式“塑造”孩子或者学生,结果是,我们的所作所为伤害了他们的创造力,侵占了他们的选择空间。也许不仅仅是家长,我们整个社会都要有等待孩子成长的耐心,都能关注每个孩子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过他人的发展。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们教育的心态或许就平和、成熟了。
学校和家庭必须持有同样的教育理念
在芬兰,鲁道夫·斯坦纳学校是比较知名的学校。
鲁道夫·斯坦纳是奥地利社会哲学家,当地有25所以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学校,均以此命名。他的教育思想基于对“人”的感知途径的新认识,主张学习的过程除了使用大脑思考外,还一定要调动手、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参与,即我们常说的“learning by doing”。
鲁道夫·斯坦纳的教学法至今都影响着许多的学校和教育者。我们参观了位于赫尔辛基市的鲁道夫·斯坦纳学校(Helsinki Rudolf Steiner School)。这是一所1到12年级的学校。
在这所学校,校长说,他们为了创造这样的学校教育环境,一直以三个条件为标准:
首先是家庭和学校对于学生有共同的培养理念。
鲁道夫·斯坦纳学校的孩子们来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父母和其他看护人都认同学校这种理念。因此这所学校的许多孩子,在他们出生时,父母就会打电话到学校为7年后能就读该校预约报名。
其次,学校的师资。学校在初中之前都会给学生配备一名相对固定的老师,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和需求,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学组织方式。
第三是学校的评估方法。校长反对多余的测试。主张教师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发展个性。事实上,在芬兰国内除了学校组织的考试,几乎没有区域统一测试。
赫尔辛基大学对这所学校毕业生的评价是——该校毕业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灵感和创意,喜欢提问题,有探索精神,各方面都表现了更强的能力。校长认为这是他们的成功之处,即鲁道夫·斯坦纳教学法指导下的教育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乐趣“enjoylearning”。
“板凳教学法”让一年级学生没有一刻静止
一年级的课堂中没有课桌,也没有课本,只有两人一张的长凳,所以其教学形式被称为“板凳教学法”。
在老师的教导下,19个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许多种教室中板凳的排列组合形式,随时根据教师提示摆出需要的造型,然后做游戏。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的儿歌拍手跺脚区分数字,摆pose(造型)训练耐心和协调,来回搬长凳,锻炼了四肢。整个过程很少有超过两分钟以上的静止行为,老师和校长都强调这是在调动身体参与学习过程。
四年级的音乐课同样如此。孩子们不是坐着唱歌,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和着钢琴的节奏舞动身体。教师通过自己的肢体表现芬兰语的字母,让学生猜谜,告诉孩子一种新的表达形式,这也是该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目标,让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肢体表达自己的姓名。
艺术课是学校重要的课程,因为他们认为除了语言和行为,艺术是表达自我,理解他人,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两位学生会代表和三位学生向导的全程参与,即传递了校方教育理念又展示了学生培养途径和成果。
尤其让人感觉有趣的是,这类学校的老师大多通过鲁道夫·斯坦纳师范学校自己培养的,不招收普遍性的师范学院毕业生。因此,这类学校的教育机制很稳定,而教师的教学法和课堂组织形式都是有“教育技术”支持的行为,因为他们在鲁道夫·斯坦纳师范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技能。
教育效果的追求要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像鲁道夫·斯坦纳学校,强调“做中学”,让学生能从学习实践中获取乐趣,充满热情。
因为有小学生游戏般的课堂,学生才会觉得上学是很开心的事情;因为学校和教师都有耐心等孩子自己发现知识规律和结论的那一刻,学生才会有不停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因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不主张竞争型考试,才有家长、教师、学生面对不同学习困难的平和心态,让学生享受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因为关注每个学生,量身定制的教育方式,让家长和学校都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个性。
综合学习更要有具备多种学科知识的师资
一个人只有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平台,才能承载未来专业发展的高度。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芬兰教育给了我们另一种途径,就是全科教师(classteacher)。
在芬兰的小学阶段除了音乐、体育等个别更强调个人专业技能的课程外,都是由全科教师负责自己班级所有课程,这些老师都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而初中之后,才开始设置学科教师(subject teacher),由他们分别教师不同的科目。
反观我们的课程设置,从小学就开始有了强烈的“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意识,其实是对知识的残忍割裂,它带给学生的恐怕是一种狭隘的学科意识,而不是完整的的学科科学认知。
芬兰的教师准入门槛很高,小学教师都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并且能够教授全科课程。而在国内,我们越是低学段师资,受教育水平也越低,结果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可我们的师资却输了。
开放的教育系统才能培养大量合格的劳动者
芬兰的高中教育有两种类型: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就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对半分。
两类学校毕业的高中生在选择大学时会有所不同,通常普通高中的毕业生更多进入综合大学,职业高中的学生进入应用技术型大学,目前初中生选择职业高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直观上,我们会感觉这种体制很早便给学生规定了道路,但实际执行中,这却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
在芬兰,20岁开始读大学的人很普遍,因为他们7岁上小学一年级,12年基础教育完成是19岁,但有不少人会选择四年高中学习,原因在于芬兰的高中有多种文凭并存。
根据高中类别,学习两到三年可以获得普通高中文凭或者职业高中文凭,学习时限以个人所修学分是否满足文凭要求为准。毕业后学生可以进入综合大学或者应用技术型大学。
但是芬兰还有一个荣誉性的高中学历证明,取得这个文凭的学生需要参加全国性的高中四门课程会考,合格者会得到一顶白帽子,证明其高中阶段的优秀学习能力。
优秀的芬兰高中生为了得到更多的文凭,会用四年或者五年的时间去学习。例如,一名普通高中学生可能两年半完成学业,达到毕业要求,但是他会再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去学习一门专业技术,比如商务管理、酒店服务、烹饪、理发等,然后参加半年的实习,取得一个职业高中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证书,这样当他进入大学之后就可以合法参加社会工作,为自己挣些零用钱。
而一个三年完成职业高中学习的孩子,他也可以补足普通高中的课程,然后申请综合大学就读。两类高中毕业的学生最后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补充高中课程申请真正喜欢的大学。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还可以报名参加全国的统一会考,为自己争取一顶象征荣誉的“白帽子”。这也让我们看到,在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取得全面优异的成绩,学生个体都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
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
芬兰的基础教育从高中开始有分流,一部分是重视学科教学的普通高中,一部分是重视专业技术能力的职业高中。而“选择”的权力一直在学生手中。
但是,职业教育始终贯穿基础教育,职业规划意识从小学课程设置就开始介入,小学里都有类似我们上海初高中的劳动技术课程和工坊。
中学8、9年级,学校就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习,了解不同的社会职业,为将来选择高中类型做铺垫。
从小的课程设置为他们打下了对职业的正确观念。全科教师的授课方式为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素养提供积极影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知识体验,让学生发现了自我的需求,学生不是被家长和学校按照成人的价值观念塑造。这样当他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清晰方向。
相信学校的教育,给学生自我选择的机会和权力,为芬兰社会培养大量合格的劳动者奠定了基础,是其教育兴国的有效途径。反观国内,许多高中生到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一片茫然随处可见,结果我们不断出现所谓热门专业,经济快速发展就经济类专业热,甚至延伸出许多名不符实的专业,就业困难就师范专业热一阵,为了出国就选大学基础学科专业,这都是我们基础教育中给选择认识和选择的机会太少。
信任和平等文化造就了芬兰教育
“在芬兰如何选择一所好学校?”
“不用选择,所有的学校都很好。而且你没有办法选择,除了地域。因为你找不到任何比较不同学校的数据。”
芬兰学校的课程有三类来源:国家课程、自治市课程、学校课程。如何落实教育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和教材完全由学校和教师决定。教育行政部门从来不督导学校,也不组织大规模的统一测试,更不会在学校之间排名。
学校也只是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要求,从不考核评价教师。当一名教师或者校长出现工作困难的时候,会有一个群体和他们一起想办法。这种“信任文化”给了每个人不断上升的支持和动力。
在芬兰,没有重点学校的概念,学校大到一千多人,小到十几人,都是一样的校园功能布局。没有公共交通的偏远地区,政府会出资租车送学生上学。
芬兰的高中课程同一个学科,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升学要求不同,划分为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考核方式也不同。
而在中国,我们的课程结构太单一,特别是同一学科是没有级差的,要求每个在读学生都达到统一的一个合格标准,难免产生学习能力不同而达不到学习要求的“困难生”。
其实我们国内的教学早已有了分层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但是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学习计划”与芬兰差距较大,我们多是采用面对大众的方式和一部分困难生再重复教育,而未能采用真正对他们个人有益有发展的教育计划,包括未来升学的指导计划。这个也是目前国内教育“焦虑症”的一个病因。
文/虞晓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