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的校长们对“越来越有主见”的家长难以招架时,欧美校长们恐怕可以给他们提供些“经验之谈”。在美国,家长权利大是出了名的。一个经典案例发生在2009年9月8日,美国大多数中小学开学,奥巴马准备去韦克菲尔德高中发表开学演说。不过,迎接总统的不是列队欢迎的学生,而是一群抗议的家长。其中一位家长手举这样的条幅:“奥巴马,离开我们的孩子。”家长们担心政治人物会向孩子们“洗脑”。学校最终不得不听取家长意见,因为在美国,家长可以直接干预学校教育。
兴起于欧美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认为,教育不是孤立系统,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等参与。其中,家长和学校沟通尤为关键,这为国外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理论前提。但近年来,不少家长对学校“指手画脚”的程度愈演愈烈,欧美教育者逐渐意识到,家长一旦“越界”不仅令学校头疼,也不利于孩子成长。
家长参与,学校饱尝甜头
在国内,教学大纲、课程、教科书、教师、学校管理等,基本都不是家长决定的。学校有绝对权威,家长则尽量满足学校的要求。
在美国,一切都是倒过来的。
美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家长高度参与,尤其是公立学校。所有公立学校是由当地校区管理,管理校区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校董会,它由当地全体公民投票直选产生。这决定了美国家长在学校管理上拥有极大的权利。他们和学校、老师的沟通渠道包括“校务委员会”、“学习咨询委员会”等。其中,“家长教师联合会”权利之大不容小觑。它由家长、老师、学生和社区热心人员组成,属非盈利社会组织,配有完善的法规体系。历史上,它在确保儿童教育、健康、安全和幸福免受危险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的家长和老师保持着融洽关系,家长参与也令学校尝到不少甜头。比如,家长主动申请到学校当志愿者,协助学校组织各类活动。此外,家长们还会利用专长或资源为学校捐赠器材、图书、设立奖学金、举办讲座、慈善义卖等。
家长干预,校长“很焦虑”
但近年来,欧美的校长们意识到,家长不仅对学校“要求越来越高”,有的甚至对学校的正常教学形成“干扰”。
“凭什么给我孩子处分?我的孩子有什么错?”“课程表这样安排并不合理!”美国的老师们时常会面临这样的家长质疑。由于美国有众多“全职妈妈”,他们本身具有较高学历,学校参与程度很高,恨不得每天去学校“上班”,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而对学校的关注也从课堂教学、饭菜口味,蔓延到老师的穿着打扮,甚至个人生活。
在英国预备学校注册协会(IAPS)教育总监朱丽叶·罗宾逊看来,支持学校的家长和过度要求的家长,此间差别很微妙。难怪,许多家长“越界了”。
今年,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一篇言辞激烈的文章,标题为:《私立学校校长们警告“不切实际”的家长》。该文援引英国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称,家长干预正成为学校发展最大阻力。
这份报告发现,英国的私立小学正在遭遇家长咄咄逼人的轰炸。他们要求修改课程表、质询教学质量。由于和教师关系“决裂”,一些家长威胁说要去告学校,一些则拒绝支付相关在校费用。
“家长的参与对学校来说是重要的,但或许因为经济不景气,这加速产生了一批强势家长,他们希望自己的教育投资会有即时良好的回报与收益。”英国一名小学校长称,家长给英国中小学校长们施加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进一步调查中,英国的小学校长被问到,现在有什么因素动摇他们的职业选择,甚至让他们“不想干了”,结果21%的校长选了“家长干预”。研究称,家长干预已经被那些校长们列为“职业焦虑”的最主要来源。一个校长告诉研究者,“与小部分吹毛求疵、咄咄逼人、不切实际的家长打交道已成为首要学校工作。”另一名校长抱怨,由于家长干预,每天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处理一些琐碎事务。
“参与”和“干预”是两码事
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他们的父母,所以父母很自然地希望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扮演一个角色。不可否认,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积极参与的确有许多好处。美国教育部凯斯兰·胡福-丹普西在“家庭与社会参与手册”中曾写道,它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技能发展等。不过,当过分热心的家长越界干预学校事务,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可持续到孩子成人期。
欧美教育家的最新观点认为,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因孩子年龄而异。比如,在小学,老师需要寻找一些家长志愿者来帮忙搞节日派对或学校嘉年华。当孩子步入中学后,家长在教室中的角色恐怕会越来越少,但依然可以协助那些需要监护人参与的野外实地考察等。
事实上,由于家长热情参与有许多正面好处,美国国家家长与教师协会(PTA)在“克服家长参与的障碍”这篇文章中强烈建议,学校必须建立家长中心以鼓励家庭参与学校事务。
已有研究显示,当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校中,孩子的社交能力、学业表现都会有所提升,并且这种行为本身还有利于社会稳定。收录于美国国家博物馆医学类官网的一篇题为“家长参与的众多维度以及他们和家庭和人口危机因素的关系”文章中谈到,一个将自己视作孩子老师的家长更有可能参与孩子的学校事务,包括在家给孩子完成学校教育提供各类支持、充当学校志愿者,同时他们也将是社区里的积极成员。此外,因为他们的参与,还有助于提高教师道德和学校质量。
不过,欧美教育家最近提醒,当家长对老师的决定很快提出质疑,期望学校给予孩子特别关注,给教师邮箱不停投诉,这就成为从“参与学校”演变为“干预学校”的前兆。
美国国家教育联合会官网至今刊载着蒂姆·瓦克的一篇文章《家长的控制》,该文中,瓦克直言,让老师和干预性家长打交道要比维持课堂秩序更难。“一个带有干预性的家长往往希望从教育者这里得到即时成果,而由于他们已设想好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他们对教育体系往往缺乏信任。”
如果说家长干预会让老师的日子不好过,那么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持久性。2007年,明尼苏达大学的家长新闻札记中刊登了一篇文章——“不要越界:什么时候家长参与会变成家长干预?”学校希望借此警告家长干预会导致孩子的问题处理能力变差。当家长扮演起“修理者”的角色,而不是“倾听者”、“支持者”或“导师”,这将阻碍孩子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工作的独立性。这种影响可能波及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凯琳·卡斯汀在郝芬顿邮报上有篇文章叫“直升飞机家长干预成年孩子的工作和职业生活”,就解释了干预性家长如何将这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从学校蔓延到工作场所,以至于给孩子的职业机会都带去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