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到底盛在哪儿》
于赓哲 著
读客文化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喜欢唐朝、研究唐朝的人特别多?不仅因为唐朝史是一座历史“富矿”,更因为唐朝有一种,让中国人非常着迷的独特气质:开放包容,恣意张扬,不压抑人的个性,舍我其谁。
大家都知道唐朝时期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对于外邦文化大多是兼收并蓄的态度,用今天的话就叫“文化自信”。这也造就了唐朝博采众长的多元文化。但唐朝为什么会有这种开放包容的气质?《盛唐到底盛在哪儿》告诉读者,与其说是唐朝选择了这种气质,不如说是它别无选择,是历史大势造成的。
唐以前,魏晋南北朝就是个民族冲突融合的时代,隋朝虽是汉人政权,但却有很强的“胡化”特点,西魏宇文泰所创立的关陇集团,是隋唐两代的政治基础,李唐集团的统治基础,是胡汉结合的军功贵族集团……可以说,唐朝创立之时就有民族融合的根基,他们的出身和价值观里都有这样的底子。唐朝的文化,融合了本土文化和游牧文化,所以会有浪漫随性、开放包容的特质,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这种“开放”也是有局限性的,在长安,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可以经商做官,但“只进不出”,本国国民无故不能出境,所以丝绸之路上,胡商要比汉商多得多。
在《盛唐到底盛在哪儿》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知识点,细致又严谨,讲通了很多大家没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了却想不通的地方:
当时的外国人对唐朝的看法是什么,他们真的很崇拜大唐吗?
唐朝有什么令人惊讶的黑科技,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都说唐朝女性地位很高,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
网上流行着诸多关于唐朝的说法,有的是真知灼见,而有的则是毫无根据的传言。本书中,作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除了带读者梳理唐朝历史脉络,还会时不时“鉴定一些网络热门传言”,分析一些流行说法的正确与否,或者顺便科普一些小众的知识点,帮助读者认知一个全面、立体、符合史实的唐朝。比如唐朝文学的兴盛,一般人叫得上名的唐朝大诗人,除了初唐四杰,基本上都是武则天以后的,因为武则天在进士科加试杂文,“行卷”“温卷”也要靠文学,科举重视文学,社会上肯定就会重视文学,唐朝的知识分子把极大的精力投入了诗词歌赋的创作当中去,诗歌的发展自然兴旺。
幽默自然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比如在聊到武则天的“感情史”时,作者这样说道:
“婚姻这事,性格接近的人反倒不好相处,性格互补一些可能更好。”
“唐太宗和武则天性格都刚烈,两个刚烈之人碰到一起,很难不产生矛盾。”
“高宗性格软,他看武则天时,我估计是怀着一种“这个姐姐好厉害”的心态。”
“以高宗的性格,他不搞姐弟恋反倒奇怪。”
再比如,讲到丝绸之路的影响时,作者以一碗油泼面为例:
“我家住在西安,陕西人就爱吃一碗油泼面。这一碗油泼面里,其实满满的都是国际元素。”
“面粉是小麦做的,小麦可不是原产于中国的。它原产于两河流域,5000年前传到新疆通天洞遗址,3500年前传人了河西走廊,然后才进入内地。”聊家常似的娓娓道来中蕴藏着满满的知识点。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当时胖人很多吗?
玄奘取经其实是“偷渡”?
丝绸之路原来是奢侈品之路?
“床前明月光”的“床”和现在的不是一个床?
唐朝女性用什么化妆品?喜欢什么打扮?
唐朝女性能主动提离婚吗?
……
《盛唐到底盛在哪儿》写尽唐朝的衣食住行,能满足读者对唐朝日常生活的诸多想象。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