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的家》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节目聚焦乡村振兴,集中展示当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幸福生活。
机缘巧合,本人应邀作为嘉宾,参加了第二季的拍摄,亦藉此走进了现实生活中的几户山水间的人家。这种特殊形式的“下乡”,也让我有机会走近乡村山水,走进乡里人家,近距离地观察、体验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发展进步,同时也让我有机会进一步思考与乡村中国相关的一些理论与现实命题。
新人、新村、新气象
众所周知,无论是一个家庭的发展建设,还是一个村子的发展建设,关键都是在人。传统的发展建设方式如此,创新性的发展建设方式更是如此。没有富于远见、恒心、耐力、号召力、组织力和行动力的人,一个家庭难以真正发展起来,一个村子同样难以真正发展起来。当然,家人之间的齐心、村民之间的团结也至关重要。亦因此,家庭发展、乡村发展,既是“能人”领头的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人人参与、家家努力、共同进步的一种发展模式。这两种发展模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今天中国乡村振兴这一时代序曲的主旋律。
借用节目组方面对于《山水间的家》的定位:这个节目虽然是有山有水有美景,但它的落点是人,只有通过展现一个个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才能展现美丽乡村的整体面貌,才能看到乡村振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对于《山水间的家》而言,人物、山水、村容村貌以及经济发展业态乃至全方位生态环境诸方面,都是需要聚焦并表现的对象、内容和主题,并藉此呈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时代新气象和新面貌。在这些当中,人物自始至终都是焦点,是一切存在的灵魂。而相对于山水、村容村貌以及经济发展、生活条件乃至生态环境这些看得见的改变,人的改变尤其是人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以及价值观等等的改变,往往不是能够直观地、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如何通过节目的推进,让观众能够逐步真正感觉到、体会到乡村中人们身上、思想上以及精神上所发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变化,是节目需要面对并需要解决的挑战之一。
而据介绍,该节目正是通过纪实综艺的方式,即通过这种“真人秀”与真实讲述的方式,记录“山水”间“人”与“家”的故事,来“展现乡村人民身上所发生的实实在在的改变与进步,还有他们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以小切口来反映一个时代的大主题”。这一点,在《山水间的家》这一节目中,应该说既成为了追求,亦得到了实现。
亦因此,《山水间的家》所记录并呈现的乡村,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绿水青山的美丽景观上面,也不只是呈现当下乡村改变了过去那种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之后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甚至也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对于当下农民家庭经济状态改变之后的新业态或者家庭特色经济的展示方面,更关键亦更令人看重的是,在节目中和镜头里,观众们真实地看到了美丽乡村里的一代新人——新时代的新农民。他们或者是带头依靠科学技术种植猕猴桃的果农、依靠电商直播为乡村土特产销售增添“神力”的返乡大学生、积极带头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的青年农民。这些新农民具有这些新的时代共性:离开乡土到外面的世界闯荡过,见过世面;有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与时代尤其是乡村世界之外的大时代和大世界能够对话交流,而且能够同步共振;对于家人与家庭,保持着情感上、精神上和价值观上的依恋与认同;认同并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通过乡村振兴,才能够实现乡土中国千千万万个个人与家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当下乡土中国至关重要的“大道理”。
而观众们也从这些新农民身上,尤其是通过他们回乡创业,改变家庭以及乡村现状与面貌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之中,真实又亲切地体察到了乡村里已发生而且仍在发生着的新变化与新气象。
乡土中国的精神元气和文化自信,正在一点点得以修复和重建
20世纪的中国乡村,与整个时代、国家一样,经历过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变。进入到80年代以来,尤其是最近10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乡土中国的精神元气和文化自信,也在一点点地得到修复和重建。《山水间的家》这一节目,直截了当又清楚明了地呈现和揭示出了这一现实真实。
单从个人对于乡土中国的文学叙述以及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尝试而言,20世纪中国形成了相当丰富的文本资源。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传统中,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文学”,不仅直面并描写了乡土的现实衰败,更是对乡土中国的未来,表达了深沉的忧思。相较之下,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的乡村建设及乡村教育——无论是在理论层面抑或具体实践方面——为乡村中国如何改变现状、走出困境,也提供了一些具有一定启发性的个人化方案或未来想象。
不仅如此,就连清末民初一些来华的西方人,乡土中国也曾经成为他们中国书写和中国叙事的重要对象和常见题材。其中明恩溥的《中国乡村生活》、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大地》、韩丁的《翻身》,一直到现在,依然是西方世界尤其是英语国家了解某一个时期、某一种类型的中国的必读书目。
而今天的中国读者,可能对《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这一类的小说作品,尤其是《创业史》《平凡的世界》这样的文学名著,印象更为深刻。一直到现在,《创业史》中的名句“家业使兄弟们分裂,劳动把一村人团结起来”,依然是关于家庭发展和乡村建设的精辟论述,而路遥通过《平凡的世界》所传递出来的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及其命运的“深深的人生感动”,以及将其中的“一些原材料”,视之为“对人类未来的影响”的定位及评价,也提醒今天的读者重新关注并反思《平凡的世界》这部当代小说中对于乡土人物与乡土中国持续书写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
上述这些文本,涉及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了土地、劳动、家庭、命运这些恒久的要素与主题,也涉及到了家人亲情、家庭英雄、创业与守成等与人性、家庭伦理以及发家致富等相关的命题,还涉及到了乡村社会中的基本原则、伦理秩序、管理方式和权力结构,以及与家庭发展和乡村建设直接相关的原动力与持续的推动力这些更具有现代性特质的命题。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借助于文字语言得以传递的。而《山水间的家》借助于电视这一现代媒体形式,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间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以及自然与人文山水的真实面貌,通过摄像镜头全方位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更直观也更为立体地表现其当下境况与状态,其中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可以让观众直观而且立体地感受到当下乡村社会的生气与活力,感受到当下农民的精神面貌与精神状态,感受到当下农业经济包括家庭经济、集体经济的多元发展态势。
而在我所参加的几个村子的拍摄中,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被选中的这几户人家,仍然保持着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而且还显示出这种家庭结构中最富有进取心、创造性活力以及伦理强度的那些特质。从经济上讲,这些家庭中的每位家庭成员,均按照最合理的方式,分担着他们在家庭内部的各自职责与工作,而且彼此尊重、关系和睦。而且,在劳动过程中,家庭里面又形成了新的创造力,以及基于生产力基础上的分工和话语权力结构。这一结构,并非是有由单一的经济要素或个人能力所简单决定并构成的,而是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又能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套家庭内部的议事与决策机制。从这里,既可以看到与中国传统家庭之间的对话,以及传统中最有活力的那一部分的当下延续,又可以看到这一传统在新时代的除陈布新。
充分的对话空间与多维度叙述方式
作为一种兼具纪录片与现场真人秀的拍摄方式,《山水间的家》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通过主持人及嘉宾的看见与发现——参与和体验——追问与反思——展望与憧憬这样一条“发现之旅”,来展示当下乡村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与山水的生态改善。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节目为人物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对话空间,以尽可能地展现这一当代中国乡村所发生的变革与进步中不同的人的参与、体验和视角。这些对话包括每个家庭中代际之间的对话;主持人、公众人物、文化嘉宾与一家人之间的持续对话;游客们的参与以及乡村与外部世界之间联系的打开:乡村真正被置于一个直接的或间接的对话与交流空间之中,彻底打破了传统形式上、自然形态上的封闭与隔绝。而乡村或山水间的家,亦在此意义上毋庸置疑地进入到与时代和外部世界联系畅通甚至近乎同步的共振节奏之中。
这种对话方式,又与节目多维度的叙述方式相互交织,这些维度包括1)历史的维度:大历史与小历史,民族国家的历史与乡村家庭的历史;2)经济与生活的维度;3)文化与社会的维度;4)个人与家人亲情的维度;5)政府与政策的维度;6)当下与可持续发展的维度,等等。
如果说充分的对话空间内在地激活了不同人物开口表达自我体验以及彼此之间相互对话的欲望,多维度的叙事方式,则进一步打开或扩展了每一期节目的时空场域,在历史主题、当下处境以及未来发展的持续交互对话之中,更充分亦更深入地探究并展示了当下乡村发展中人的改变、乡村的改变、山水的改变以及生态关系与生态环境改变的内在逻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一个客观事实,那就是乡村中国当下正在广泛地发生着的变化,业已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不可逆的发展,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明进步,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最为宏大的一种时代叙事。
而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山水间的家》节目组是一个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制作团队,他们的平均年龄,或者不到30岁。亦就是说,他们是在改革开放这一大时代的大发展、大进步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他们通过《山水间的家》这一节目,完成了他们对于这一历史与时代的观察与叙述,也表达了他们对于当下乡村中国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传递出他们这一代人对于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生活之间关系和理想的畅想与憧憬。
作者:段怀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副系主任)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