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又迎来“花开的日子。6月21日上午,上海戏剧学院举行2023届毕业典礼。典礼上,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带来名为《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潮头》的演讲,寄语即将踏出校园的学子。
以下为演讲全文:
亲爱的2023届毕业生、家长们、老师们、同学们!
又是一年毕业季,花开的日子,江南进入了梅雨季,这几天,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增添了我们的离愁别绪。挥手告别之际,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对今天获得学位的439位本科生、217位硕士生、18位博士生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数载寒窗,苦尽甘来,我们收获了人生的最美好的果实,又开启了人生又一个崭新的季节。我们要感谢老师们的辛劳、家长的养育、家人的陪伴,我们的证书中、奖状上、奖杯里都有他们的一份默默的奉献。我们也不会忘记,还有39位本科生同学,部分课程还要重修、补修,我们也祝愿他们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中顺利通过,获得学位!
每年到了毕业季,我都在想,在毕业典礼上该跟大家说些什么?每年不能重复,还要有点新意,这确实是一大挑战。我会向老师们和毕业班同学征求意见,问他们想听什么,当然,往往也得不到什么好主意。
几天前,学校官微发布了毕业典礼预告,说是“校长有话说”,要我做到“知所从来,明其将往,思考过去,嘱望未来”,看后,我压力倍增。鲁迅先生在1925年就谈过青年与导师的话题,他说,那时的青年“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鲁迅先生说“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这话差不多是说在100年前,现在看来,仍然让然启人思索。
中华民族素来尊师重教,还有教学相长的优秀传统,它的核心是强调师生的平等关系,肯定教与学相辅相成。实话说,做导师,我是不愿意的,我更愿意与学生做鲁迅先生说的朋友,上戏有一大批爱生如子的好师长,也有一大批与学生情同手足的好员工,这是上戏的光荣传统。但是,我也遇到过一些以权威自居、不容学生任何质疑的导师。成功的教育是培养大批超过老师的青年,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打破既定的结论,具有质疑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创新创造,这才是教育的未来。
这些年,大家都不否认,上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评价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一大批校友在国内戏剧影视界摘金夺银,不少颁奖几乎变成了上戏人的专场。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胡歌获得了最佳男演员的殊荣,宋佳老师名列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委员,上戏电影学院师生参加各项活动也都表现不俗。
我们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好成绩,专业学位评估中在7个领域中都表现不俗。
新近公布的软科本科专业排名,16个本科专业,7个A+,4个A,上海高校共有58个本科专业排名全国第一,上戏占据四席,排在上戏前面的有交大、同济、复旦和上外四所部属双一流高校。但如果从专业数量占比上来看,上戏应该排在第一。这里我必须报一下这四个专业的名字:戏剧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值得祝贺!其实,我们还有几个专业是完全具备争夺第一的实力的。
在国家“双万计划”中,上戏16个本科专业,有10个入选国家一流本科,4个省级一流本科。我在想还有两个本科专业,包括今年刚刚申报成功的音乐剧专业,学校应该下大力气开展专题研究,尽快让它们赶上来,达到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水平和实力。
在新近公布的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奖中,上海40所高校共获得84项成果,市属高校有10所学校共获奖18项,上戏占得两席。
以上种种都表明近年来学校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当然我们还没有跻身“双一流”高校的行列,为此同学们也要付出代价,比如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户口不能落沪,本科生推免的政策瓶颈还没有突破。这些年我们全校师生,上下一心,兢兢业业,踔厉奋发,创优争先,就是在为学校迈上一个更好的台阶做充分的准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届毕业生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同学们还是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国赛金奖,实现历史性突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铜奖,上海市赛金奖;在第十三届上海市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中,先后战胜复旦大学等名校,挺进决赛与上海交通大学巅峰对决,最终夺得冠军。导演系毕业生尹天成同学获2022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舞蹈学院毕业生杨思妮获“韩国国际现代舞比赛”金奖。
线上上课,尤其对需要进行大量训练教学的表演类专业,更是困难重重。起初,我们对同学的实习大戏和毕业大戏有些担忧。可是,事实与与我们的预期相反,他们呈上了令人侧目的高质量演出。
戏曲导演专业的毕业大戏是实验沪剧《假如我是状元郎》,他们玩出了新花样,开创了毕业生给专业院团演员排戏的先例,并且成功商演,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导演系的毕业大戏《培尔·金特》、表演系的《德龄与慈禧》都可圈可点,引发了观剧热潮和各界好评。甚至今年的实习大戏也引人关注,《一个仲夏夜的梦》等作品都在内容和形式创新上都进行了成功探索。
毕业设计和实习、毕业大戏是上戏培养人才、检验人才的重要环节,学校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高水平大学一项重要的标志就是能够培养卓越的人才,尤其是本科人才。我深知,这背后凝聚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巨大付出。《培尔·金特》的导演张晓鸥老师说,排这部戏说明我们对自己还有期许,上戏的实验精神还在。《一个仲夏夜的梦》的导演马玥老师跟我说,为了这部自己想排的戏,她做了六次“不妥协”。在上戏,排大戏,还处于导演中心制的局面,而我们到底有没有导演中心制应有的资源和权力呢?有人跟我说,在上戏排大戏,只要是想认真做点事情的人,到最后都把大事小事变成了自己的事。某种程度上,在们在管理体系上还能保证主创人员集中时间与精力专于创作,甚至或多或少还存在自己补贴创作经费不足的现象。大戏是需要多部门、多工种相互协作的,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各部门要有责任感和追求卓越、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
我说这些,是想跟大家说,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追求卓越是每一个上戏人品质,每年我们都送走一届一届毕业生,我们应该让他们留下对母校最美好的记忆。
学校今年对2013-2017五届毕业生做了调查、统计,一些数据值得大家参考:90%毕业生成为文化艺术类行业的工作者,专业匹配度高;20%的毕业生成为业界骨干;40%的毕业生在上海就业;20%的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些指标都高于国内一类艺术院校的平均水平。
刚才几位毕业生代表的发言,令我感慨。他们的选择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王璐瑶博士很优秀,她完全可以在大城市找一所重点高校,可她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中部教育大省河南,而且没有选择省会城市,我要代表这所学校感谢王璐瑶博士,因为这所大学正是我的母校。我觉得她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博士毕业正是学术积累刚刚进入持续喷发期阶段,如果在一个大都市比如上海,首先就要面临巨大生活成本带来的压力,同时还得面对一个喧嚣的环境;如果能在一个节奏相对缓慢的城市就业,摆脱来自生活的压力,心无旁骛地延续自己学术研究的状态,厚积薄发就成为可能。
来自创意学院的胡媛媛同学的选择,也值得我们赞扬。由于她各方面优秀的表现,国内读研、出国深造都不是悬念,但是,她选择了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即将赴剑桥大学深造,打开了另一扇人生的窗口。
调查显示,上戏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比例低于国内一类艺术院校平均水平,这一情况目前正在不断改观,今年,国内升学深造的同学有25人,国外升学人数为54人。考取学校不仅限在艺术类高校,更有国内综合性大学中的顶尖高校,电影学院高怡婷同学考取北京大学,戏文系何宁欣同学清华大学、王佳仪同学考取复旦大学。
戏曲学院的王致贤同学已经被国家京剧院录用,这也显示了我校戏曲人才培养的高水平。今年3月20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冯远征院长给我发来短信,告知在北京人艺面向2023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中,所录用的3名学生全部来自上戏表演系,他们是龚佳豪、郝贾沛钊、李紫瑞三位同学。
同学们可能会说,这只是毕业生中的幸运儿,可是我想说幸运从来都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我知道,还有不少同学尚未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还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一百年前,鲁迅说那时的青年有醒着的、睡着的、昏着的、躺着的、玩着的,但他也说有要前进的,我相信,上戏人都属于“要前进”的那一类。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会遇上大大小小的困难,就看我们面对困难的态度,相信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葆有“要前进”的精气神,当我们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时刻就是人生的精彩瞬间。
文明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
这里,我还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些感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在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华文化的五大突出特性,再次强调要坚持“两个结合”,要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振聋发聩。“第一个结合”是在百余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拉开序幕,“第二个结合”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中吹响号角。
如果说“第一个结合”是在五四反传统的文化断裂带上生发出来,并确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第二个结合”则强调发掘、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于对传统文化优良特质的肯定,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出方向。
如果说“第一个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摆脱殖民、取得独立、走向富强,那么,“第二个结合”的问题指向则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后者实际是前者的推进,而二者又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道路上前后相因、循序渐进的两个重要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大论断是在充分反思两次西潮东渐后做出的精准概括。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和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次西潮东渐对中国文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向西方学习、追赶西方,但一定程度也动摇了我们对本土文化价值与生命力的深刻体认和自信自觉。
今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开辟文化和艺术的新领域、创造属于有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现代文明,正是对这一偏颇的纠正。
新时代以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蒸蒸日上,文旅天地广阔无垠,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都为文化艺术带来了无穷的发展空间。
放眼看世界,心中有乾坤。
梦想有多大,这个时代提供的舞台就有多宽广。
今天,我们有理由为这个时代呐喊,我们有信心做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因为,作为上戏人,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责无旁贷,因为,我们赢来了中华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最好的时代,我们站在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潮头。
谢谢大家!
作者:黄昌勇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