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森博物馆馆长吉列尔莫·索拉纳凝视拉斐尔及其助手的《年轻男子肖像》
拉斐尔、鲁本斯、马奈、梵高、夏加尔、康定斯基……浦东美术馆将于明天启幕的展览“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正是集齐西方艺术史上这群星闪耀的阵容。记者昨天在预展现场看到,精选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以下简称提森博物馆)馆藏中跨越六个世纪的总计70幅绘画珍品依次陈列于浦东美术馆二楼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宽敞展厅,入口处特别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与展出作品相对应的艺术发展进程。足不出沪,面对原作的这一西方艺术史大课堂太难得了!
提森博物馆,与普拉多博物馆、索菲亚皇后现代艺术中心被并称为西班牙马德里“艺术黄金三角”。这次展览是提森博物馆第一次携镇馆之宝来到中国,也是它自建馆以来的首次大型国际展览。“在这次展览中,我们想把馆藏中最好的部分带到上海,带给中国观众。也想让大家知道,提森博物馆并不是一个专注于某一时期或专题绘画的博物馆。整个西方艺术史中最伟大的作品,我们都有收藏。”提森博物馆馆长也是本次展览策展人吉列尔莫·索拉纳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坦言。
展览按照时间线索,勾勒出15世纪起至20世纪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涵盖诸多重要的艺术流派,包括文艺复兴、风格主义、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俄罗斯先锋派、美国现代主义、不定形艺术、波普艺术、美国现实主义等。“我们希望带给中国观众一种全景式西方艺术史的旅程。”索拉纳告诉记者,不妨将此次展览看成寻找知识的一次旅程。从展览的第一幅作品——文艺复兴时期罗希尔·范·德魏登(传)创作于约1464年的《男子肖像》到马奈创作于约1882年的《女骑士》,人们可以看到,画家是如何去接近客观现实的,并把这种客观现实呈现给观众。从马奈开始再到20世纪,人们则将发现,画家开始寻求一种主观性的表达,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西方艺术史上许多令人振奋的大师作品,都现身此次展览。
其中,现代主义绘画之父马奈的《女骑士》是提森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画中女骑士英姿飒爽,成为19世纪巴黎现代女性形象的象征。画家以自由的运笔技巧营造出随性、鲜活的氛围,黑色的服饰呈现出对黑色的超凡表现力,以及捕捉光泽、轮廓和纹理的自如。这一作品曾在2011年法国奥赛博物馆举办的“马奈——现代艺术缔造者”大展中作为重点作品展出,并被选为主视觉海报出现在巴黎街头引起万众瞩目。
马奈《女骑士》
后印象派大师文森特·梵高的《阿尔勒的装卸工》展现出其风格的转变,只见他一改点彩派与印象派的画法,以强烈的色彩表达情感。这幅画创作于1888年夏天的傍晚,那正是梵高从巴黎搬到阿尔勒的时候,他希望从繁重的城市生活中逃脱出来。当时,梵高在给弟弟写的信中,提到过自己在阿尔勒河边看到画中这一幕:装卸工忙着把煤装卸到船上。他在画中以类似剪影的写意形式定格了这个难忘的瞬间。
梵高《阿尔勒的装卸工》
《年轻男子肖像》出自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有着柔和的主色调以及精美的光线效果。有着柔和的主色调以及精美的光线效果。
巴洛克的理想典范鲁本斯的《维纳斯和丘比特》完美展现了艺术家叙事性绘画中的丰盈之美。
法国现实主义开创者库尔贝的《溪流》是其职业生涯后期的经典之作,在捕捉风景真实性的同时保留了对绘画的主观感受。
超现实主义“教父”夏加尔的《乡村圣母》描绘了被天使环绕的圣母子,一个想象力洋溢的梦幻世界跃然而出。
康定斯基的《穆尔瑙:约翰尼斯街尽头》呈现艺术家逐渐将真实街景简化为基础形状的风格演变,这一阶段是其通往抽象之路的重要前奏。
马蒂斯创作于“困难期”的《黄色花卉》中,饱含的色彩能量预示着野兽派时期的行将到来。
库尔贝《溪流》
展览中还有不少作品出自不为中国观众熟知的画家,实则独具价值,是等待被发现的宝藏。如卡纳莱托的《从威尼斯圣维奥眺望大运河》就是索拉纳想特别提醒中国观众留意的一幅作品。18世纪开始,画家着眼于城市风光,这幅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也是卡纳莱托最为精湛的作品,通过高视角精准描绘了威尼斯的城市地标与生活细节。
卡纳莱托《从威尼斯圣维奥眺望大运河》
记者留意到,此次展览在展陈方面悉心呼应了大众的美育需求。八个串联起来的主题空间,铺展开一条时光长廊。游走其中,既能清晰捕捉到作品的细节,又能深刻体验到不同作品中特有的时代气质。精心设计的场景布局,如同一幕幕戏剧特写,一旁的背景板更是通过截取、放大展品关键元素与细节等形式,展开详尽的补充诠释,并与时间轴遥相呼应,细致入微地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观看体验。
作者:范昕
摄影:徐大伟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