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一场文学比赛让一批年轻作者横空出世,迅速走红。一夜成名、风光无限之后,那些“文学爱豆”去哪了?当80后写作“狂热”退潮之后,人生如何重新开始?
作为文学“狂热”的亲历者,作家王若虚近日推出19万字长篇新作《狂热》,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塑造了被世纪之交写作赛事改变命运轨迹的青年,三人结缘于2000年,十年中互相影响,又互为彼此的背景板,由此展现三种层面的“80后文学狂热期”。
近日在光的空间新书首发分享会上,王若虚谈道,《狂热》中三个主角并非“80后文学偶像”中最受追捧的,而是在聚光灯之外,泯然众人的。他观察到,更多时候更多人,要面对内外部的考验磨炼,独立于旷野,风吹雨打。“从我2007年发表处女作至今,太多昔日同行、伙伴都选择放下笔,或转投编剧行业等。有的单纯发现自己不热爱写作了,有的选择其他途径去展现自我。”
在王若虚看来,当年“狂热”中,成功或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卖了多少书,其二可能是真正文学意义上的。“我之前写校园青春类型小说,如果向纯文学、严肃文学靠拢,转型很难。传统文学刊物对作品的考量角度不一样,周期和运作方式也不一样。”他自问还能不能继续写下去?“有人是阶段性成功,有人默默无闻、一直在写。写作可能是一辈子的事,20岁获得成功和40岁获得成功,性质、概念、内部原理都不一样。在某个阶段取得成功之后,要面对此后巨大的落差,这是很现实的。”
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上凭《来自沈庄的报告》获奖并保送北大的陈佳勇直言:“本质上我个人并不认为文学有多么伟大,文学记录有多么伟大、神圣。电影、电视永远是1%的人吸引了99%注意力,1%的人拥有了99%市场价值。王若虚写的是剩下那99%的人群如何分享剩下1%的市场价值。”投身影视圈多年的陈佳勇,还没放弃笔耕的乐趣,“当再次拣起写作时我认为是有意义的,虽然一开始用文学获得了敲门砖,但若干年后会发现如果以一种更加理性、客观自如的方式写作,拿起笔把一些真实的东西记录下来,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上海文学》杂志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来颖燕,旁观了文学大赛的持久影响力。她的大学同学中就有通过新概念比赛直升,“我目睹了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和轨迹。对我们这些按部就班进大学的人,是一种激发和触动,原来这个世界可以这样精彩,完全不一样。写作会赋予一个人对社会、对人情非凡的理解力。写作确实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狂热》既有群像感,又有一种内在的连接与勾连,“作者所塑造的三个典型人物都是这样,有才气,但是这个世界不是有才气就可以横行的。”
她提到,“有时我们习惯用一代人来划分写作者,以便于文学批评的展开,但这种命名的初衷是要凸现这代人的特点,但势必遮蔽个体的个性化特点。这是值得警惕的。”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