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物局联合主办,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安溪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凤鸣于溪——安溪历史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9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精心遴选160余件(套)展品,涵盖瓷器、竹器、金属器、藤器、乐器、水晶器、服饰、书法、文献等类别,系统展示安溪的历史文化、艺术创造和民俗风情,展现自古及今的安溪人民编织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160余件展品系统展示安溪的历史文化、艺术创造和民俗风情(陈拓/摄)
安溪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涌现了以一代名相李光地为代表的鸿儒名贤,留下了诸多人文遗迹和佳话美德。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其成为中国乌龙茶的发源地、名茶铁观音的故乡。传统手工技艺竹藤编技艺,也闻名全国,并发展为继茶业之后的第二大特色民生支柱产业,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符号。
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表示,县域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此次展览就是以此为契机,从一个切口展现新时代古县新貌及县域治理的经验。希望观众能通过本次展览,领略安溪的文化底蕴和地域魅力,切身感受“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和战略意义。
▲安溪窑青花山水人物题诗瓶,明,安溪县博物馆藏
▲青釉双系罐,唐,安溪县博物馆藏
▲青花淡描缠枝菊花纹杯,清,安溪县博物馆藏
▲木雕凤凰花卉竹木纹堵板,清,采集于安溪文庙,安溪县博物馆藏
展览共分为“溪水流长”“茶韵香悠”“藤姿铁艺”“民俗乡情”四个单元。“溪水流长”单元,展出安溪历史影像、文物等资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唐代青釉双系罐、宋代安溪桂瑶窑青釉碗、明代安溪窑青花山水人物题诗瓶、清代安溪木雕凤凰花卉木纹堵板……游客穿梭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聆听那些遥传千年的故事。“茶韵香悠”单元,展出多个朝代、各类材质的安溪饮茶器具,介绍安溪最具代表性的六大名茶,并展现安溪铁观音独特的制茶工艺。“藤姿铁艺”单元,甄选安溪藤铁工艺大师的代表作品进行展出。“民俗乡情”单元,展示安溪极具独特的风土人情、丰富虔诚的民间信俗、闽南风格的特色建筑、悠扬婉转的戏曲乡音,传递浓浓的人文情味。
▲安溪竹藤编非遗传承人陈红萍在介绍竹藤编技艺
每件文物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李光地行书王安石<张良>诗》、《清水岩志》、民国时期集美学校内迁安溪期间开展考古发掘后辗转收藏在厦门市博物馆的出土文物等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诸多展品,述说着安溪流传千载的故事;基于泉州市博物馆《榕村雅集图》卷创作的多媒体动画、散发茶文化魅力的场景装置和茶席、透过现代技术“张口”诵读闽南方言诗的李光地画像等等丰富多彩的展陈形式,更是赋予文物以骨肉,让文化从历史中苏醒。
据悉,展览将持续3个月。
▲展览从一个切口展现新时代古县新貌及县域治理的经验(陈拓/摄)
作者:文汇报驻京记者 李扬
图片:除署名外均李扬摄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