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超,志超,我来恭喜侬……”曾风靡上海滩的沪剧经典名段“志超读信”再度在申城舞台响起,当耳熟能详的38句唱词响起,台下观众不由打起节拍跟着哼唱。昨天,上海沪剧院90后青年演员在浦东新区群艺馆首演传承版《碧落黄泉》。年轻一代继承经典、展现青春,为传统戏曲赋予时代表达。
《碧落黄泉》是沪剧西装旗袍戏的代表剧目之一,讲述了一对青年大学生凄美的爱情故事。该剧最早上演于1946年,由王盘声、凌爱珍、王雅琴主演,之后许多剧团整理演出该剧,袁滨忠、韩玉敏等艺术家也曾演出本剧。上世纪90年代,著名沪剧演员朱俭、钱思剑、居峰、程臻、吉燕萍等担当主演,由著名导演沈刚执导。如今,沈刚再度为丁叶波、王祎雯等新生代演员复排该剧。
“《碧落黄泉》是沪剧演员绕不开的一部戏,几代人都是从中成长起来的,”沈刚表示:“此次再度演绎不仅是让年轻演员传承经典,也希望让新一代观众感受沪剧的魅力。”据悉,传承版《碧落黄泉》在复刻原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沈刚也通过研读剧本、深入分析人物的感情线、命运线等环节帮助青年演员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碧落黄泉》中最著名的唱段莫过于“志超读信”,该段赋子版最初由“王派”创始人王盘声演绎,至今仍为广大戏迷传唱。在剧中饰演“汪志超”的丁叶波此前多唱“袁派”,为了找到原汁原味的“王派”感觉,他在演出前苦练了俩个月,“王盘声老师的唱腔说中带唱,唱中带说,通过这次排练,我第一次感受到沪剧原来有这么丰富的演绎方法。”经典剧目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是教科书般的存在,跨流派的学习和演出也为他们拓宽了表演思路,“流派与流派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会有互相借鉴和相通的部分。学习越多流派,在台上塑造人物的方法就越多。”丁叶波表示。
传承经典是上海沪剧院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据了解,2006级沪剧青年演员毕业至今,上海沪剧院先后为他们排演了《大雷雨》《胡锦初借妻》《陆雅臣卖娘子》《红灯记》《庵堂相会》《魂断蓝桥》《借黄糠》《金绣娘》《江姐》等大戏。“传承经典的目的是为了让青年演员在实践中成长,通过表演、念白、唱腔收获前辈的经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上海沪剧院演员团团长钱思剑表示。
作者:王筱丽
图片:祖忠人 沈刚 摄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